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理论与预测
主编薛敬孝
副主编王翼
封面设计金朔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理论与预测
主编薛敬孝
副主编王翼
出版发行经销
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刷
毫米开本印张字
年月第版年月北京第次印刷
印数
定价元
序言
滕维藻
我很高兴地看到由薛敬孝教授主编、王翼教授副主编、集体
写作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预测》一书出版。这本书是
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是我国经济学界对资本主
义经济周期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我一直认为在经济学中世界经济
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则是世界经
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和
特点,对于分析世界市场行情,对于预测西方国家经济的走势,这
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却有所削弱。其中
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人以为研究经
济周期的必要性已经成为过去。战后以来,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
了大规模干预,西方经济没有出现年那样的大危机,经
济波动比较平缓。在年危机过去之后,西方经济特别是美国
经济,已经连续年保持了一个低速稳定增长的势头,直到现在尚
没有发生衰退。在这种形势下,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提出了
危机已经克服、持久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的说法。实际上,经济
期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伴侣,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因
此,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条经济规律。虽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条件下,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规律必然还要发生作用,经
济周期是不会消失的。当然,战后的经济周期有了很不小的变化,
不看到这一点也是不行的。其实,历史上不曾有过两个完全一样
的经济周期。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
变化,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经济周期运行的基础也在不断变
化,所以经济周期也在不断变形。由此可见,认为经济周期只能
是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认为经济周期象一年四季更替一样准确
也是不现实的。与那种周期研究已经过时的认识相反,正是由于
经济周期是千变万化的,才更增加了经济周期研究的必要性。可以
说,经济周期涉及到所有的经济问题,甚至还涉及到很多非经济问
题。虽然已经有过很多周期理论,但由于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
题,又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问题,因此,依然有必要不断对这一问
题进行探讨。由此出发,本书的出版是件可庆幸的事情。
本书由三篇构成,第一篇是理论分析部分。它首先总结了经
济周期的基本理论。本书作者根据实证分析指出了经济波动的多
种类型,并把它们分别界定为增长周期和波动周期,而本书的对象
则是波动周期,即十年左右波动一次的主周期和三至五年左右波
动一次的短周期。在这一分析中,作者考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周
期理论发展史,找到了这种分类的思想渊源。在这里特别应该提
到的是作者进一步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理
论。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出发,把它的各种
具体表现最后归结为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并把这一矛盾看作是经
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再者,多年来在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教科书中,几乎没有人提到利润率下降与经济危机的
关系。实际上,马克思非常重视这一点。作者重视了利润率下降
在经济危机原因中的地位,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关于经济周期的
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实际上是对经济周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
变化进行了理论说明。它既说明了历史上的经济周期不可能是一
个样子的,又说明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周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
特点。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
意义。
对决定和影响经济周期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是本书理论分析的
重心所在。这一分析应用了抽象法,首先抽象掉国际经济关系的
影响,假定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研究一国的经济周期是如何展开
的,其次,在分析封闭的一国经济周期的时候,开始又抽象掉了外
生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内生因素的决定作用。作者认为利润率、投
资、消费、失业率、开工率、库存、物价、货币供应量、利息率、股票价
格等是经济周期重要的内生因素。其中,利润率、投资、消费又是
基础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正是这些内生因素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构成了经济周期的内在机制。这一内在机制决定了经济周期的规
律性。经济周期除了具有规律性的一面之外,还有特殊性的一面。
经济周期的特殊性是由非周期性因素决定的。非周期性因素很多,
在历史上有战争、农业歉收等,战后有石油危机、也有局部战争等。
战后更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国家干预的加强,由此出现了政策性因
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政策性因素也是一种非周期性因素,不过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历史语言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