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宏观经济学
任课教师:刘静波
办公室:博识楼—305 电话:67703312
电子邮件:******@suibe.
在校时间:周一2347节,周二7节,周四347节,周五1011节(1-3周,6-8周,13-16周)
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
1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指标及目标
所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波动(就业与价格水平)以及衡。
相关指标:GDP及其增长率、失业率、CPI及PPI、财政赤字、税收、贸易盈余、利率和汇率等。
目标:在较低的失业率、温和的通货膨胀及衡的条件下实现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宏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相同点:

益为研究对象;
“供求关系”基础上(讨论所依据的曲线图形大体相同)。
不同点(对我们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宏观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状况,
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用GDP表示;
微观研究则是以个体的行为和收益为研究对象,其
所面对是某一个或几个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
(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问题
“加总”的概念(理解简单,但操作复杂)
通过货币将物质形态不同的产品(服务)的供给量
为一定的市场价值。
加总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1)可以直接加总的个体变量;
(2)在加总过程中需格外谨慎的变量;
(3)不可以加总的变量
宏观经济研究易犯的两类错误:
合成谬误与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 )
(四)本教材的基本构架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即学派之争
国民收入
长期问题
短期问题
总需求
总供给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国际市场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什么是GDP
企业的价值增值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务就成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
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
(二)关于GDP的几点说明
GDP是市场价值
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
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与其相对的是GNP)
GDP一般是市场活动的概念
GDP总是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
(三)GDP的局限性
GDP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
GDP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提高
GDP不能反映社会公平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核算GDP
消费支出C: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
投资I:投资与中间产品的区别
折旧(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计算GDP时用的是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的概念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
GDP=C+I+G+(X-M)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294 KB
  • 时间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