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除法的验算) 】是由【Alphag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除法的验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除法的验算)
《除法的验算》教案1
学习内容:
教科书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寓言故事》每本5元《科普知识》每本7元
2、如果你用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3、最多买多少本《科普知识》,不能口算没关系,现在请大家列竖式计算一下。
4、有没有和这个结果不一样的?那怎样检验一下大家算的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二、探究新知
3
1、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样验算100÷5=20(本)
学生讨论、交流20×5=100(元)
2、这里的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得出:商×除数=被乘数
3、那怎样用乘法验算100÷7=14(本)……2(元)得出: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4、学生试做再上,展示学生做法。
5、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把商和除法相乘以后,还要再加上余数。
三、综合练习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108÷6=18325÷7=46……3
18×6=10846×7+3=325
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第二个式子的得数。
375÷5=75156÷8=19……4
75×5=()19×8+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基本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进行除法验算时应注意什么?
六、随堂作业略过
《除法的验算》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
教学目标:
,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4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情境图及单价。
师:如果你有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什么本?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下,100元最多可以买什么本《寓言故事》、
和《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学生试做。
我们怎样来检验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5=20 100÷7=14……2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三、共同探究,展示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汇报你从图中得到
了哪些信息?
,售货员没有给他找钱。张叔叔用
100元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只给他找了两元钱。你能帮
6
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1)蓝笔记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
,再计算。
:如果把商20与除数5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商×除数=被除数)。
。
(2)红笔记本每本7元,张叔叔用100元,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100÷7=14(本)……2(元)
(1)100、7、14、2各表示什么?
(2)用14和7相乘表示什么?
?
试试看。
谁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出示课件)
: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
6
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
现在请同学们验算下面的除法计算的是否正确。
213÷3=71 431÷7=63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用课件展示计算的结果。
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四、巩固练习,反馈测评(课件出示)
,直接写出第二个式子的得数
375÷5=75 75×5=()
156÷8=19……4 19×8+4=()
÷8= 209÷3= 856÷7=
,小明、小红2人分别取了其中的两张用
上面的数做除法。432、7、189、6、301,小明商是72,小红商是43,
他们各拿了哪两张?剩下的是哪一张?
8
?
445÷5= 882÷2= 522÷9= 490÷5= 822÷6=
五、全课小结
?
?
除法的验算
100÷7=14(本)……2(元)
100÷5=20(本)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100除以5=20
验算20x5=100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反思:
学生除法验算方法掌握较好,但计算能力较差,应应多联系。
《除法的验算》教案3
教学内容: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9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算式里哪个数相同?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
9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二、教学新课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10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验算竖式)怎样看出原来的除法是对的?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除法的验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