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实秘
虚秘
热秘:大便干结,伴腹胀腹痛,口干心烦, 面红身热等症。
气秘: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 伴肠鸣失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
冷秘:大便艰涩,伴腹痛拒按,手足不温等症。
气虚:大便并不干结,有便意,但排困难,用力则汗出短气,便后身疲乏力。
血虚: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
阴虚: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伴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等症。
阳虚:大便不干,排出困难,伴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腹中冷痛等症
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2014-12-03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诊断:左乳浸润性癌;12-16行CEF方案化疗。
化疗后患者胃纳差,饮食不思,嗳气作呃,呕吐数次,大便三日未解,想解又解不出,厕所久坐后感乏力,感腹部胀满,舌质淡紫,苔白腻。
辨证:该病人乳腺癌术后+化疗,气血气虚,脾胃湿阳,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脾胃运化失常,肠道传导无力,肠燥失润而秘,欲便不得出,钠少嗳气,为虚实夹杂之症,存在虚秘、气秘。
施护:神厥穴艾灸、腹部便秘推拿。
腹部便秘推拿
,全掌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用按法、摩法按摩全腹各20圈,可用按摩油增加按摩舒适度。
、按揉中脘、下脘、神厥、气海、关元、天枢(双侧)、大横(双侧)、腹结(双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再次顺时针按摩全腹20圈。
操作注意事项
按摩力度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以患者不感疼痛为宜,观察病人反应,询问病人感受。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增加按摩次数,以达到理想效果。
按摩前修剪指甲,按摩时手法柔和紧贴皮肤,不可移动,勿用蛮力,避免皮肤破损,或出现瘀斑、瘀点。
禁忌症:先天性巨结肠、胃肠道肿瘤、肛门病变、脊柱裂;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腹部术后、肠梗阻、肠嵌顿、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
中药竹罐疗法概念
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选择不同的中草药。
中药竹罐操作流程
1 评估
2物品准备
3 定位
4 煮药罐
5 拔罐
6 留罐
7 起罐
8 宣教
10 评价记录
9 整理
【定位】颈肩痛:阿是穴、肩井、大椎、天宗等
四肢麻木:肩井、曲池、阿是穴
【煮药罐法】将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
将竹罐放入煮后的药液中煮3~5分钟。或者将竹罐与药液共煮,直到煮沸后半小时。
【拔罐】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灌口,吸取药液或者灌口拍打毛巾,降低灌口温度。趁热迅速将灌口置于穴位上,使之吸牢。
【留罐】5~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起罐】先用一只手握住罐具,使之稍稍倾斜。用另一只手拇指或食指在灌口边缘下压皮肤,使气体进入罐内,将罐具取下。
有出血倾斜者
局部破损溃烂者
传染性皮肤病者
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者
外伤、骨折、静脉曲张处
心尖搏动处及瘢痕处
妊娠期妇女
五官及会阴
禁忌拔罐
身体极其虚弱、形体消瘦者及毛发多的部位
精神失常者
恶性肿瘤患者
重度水肿,病情严重、心衰、肾衰患者
活动性肺结核
胸腹部
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
禁忌拔罐
注意事项
(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多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如1人应专用一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
,避免损失皮肤。
乳房肿胀中医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