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学校远景规划】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校远景规划】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师宗县第三中学远景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素养为根本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基础、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基础教
育新课程改革,抓紧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
水平,为争创高质量的特色普通高中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按照学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办
学理念,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创新教育思想、
理念、方法、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探
索教育发展新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
观念,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教育内容,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培养
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素
质和能力,激励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根据我校实际,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
18
: .
另一方面要加强经费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学校要艰苦奋斗,厉
行节约,勤俭办学。
。依法办学,依法治教,规范各类教育行为,
努力创造和谐教育环境。
三、2020—2030 年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
(一)总体目标
到 2030 年,将学校办成“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
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的名副其实师宗一流高中:
1. 力争申办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2. 力争省级学科带头人 5 人、骨干教师 15 人,市级学科带
头 20 人、骨干教师 30 人,县级学科带头人 30 人、骨干
教师 40 人。
3. 2020 年一本上线率 %,2030 年力争一本上线率 30%。
让广大学生更加向往、让人民百姓更为满意、让社会影响更
具美誉,让学校发展更有潜力、更有可持续性。形成合理完善的
现代学校制度、科学先进的学校文化体系;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
教师队伍、贴近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深化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
效能、科学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
(二)发展规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力锁定 “五高”办学目标,
着力打造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上乘,教师素质良好,学生个
性张扬,管理制度完善,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特色凸显普通高中。
18
: .
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讲究档次,体现有序性;处事讲
究纪律,体现严肃性;工作讲究团结,体现协调性。本着“稳规
模、提质量”的原则,高中规模将维持在 52 个教学班,在校生
3500 人左右;初中 18 个教学班,在校生 1200 人以上。
(三)学校文化建设目标
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包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办学宗
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
:团结奋进、自强不息。
:民主、和谐、求真、务实。
:勤奋踏实、崇善崇德、勇于创新、立志成才。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
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
四、主要任务及实施策略
(一)形成完善的学校制度
我们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现代学
校制度体系,让学校制度既具有时代性,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
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又具有人本性、民主性、开放性、科
学性、发展性和生态性,让学校规范地朝着“更加和谐、更高质
量、更具特色”的名副其实的师宗一流高中方向发展。
18
: .
学校目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和谐校园”的
建设,主要表现有: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特色建设难
以深化、难以可持续发展;在追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学生全
面发展重视不够;对教师的考核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等等。究
其因,在上述诸问题上,学校有制度,但欠完善、少规范、不能
与时俱进、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今后五年的任务和策略:针对问题进行改革或调整,实行公
平机制,建立一整套学校干部任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德育
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特色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长效
机制。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
着力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发挥校园
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进等作用,发挥和提升学校科学教
育特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
相理解、互相进取的团队,让每一个师生能得到和谐校园、幸福
家园的真切感受,让现代学校制度在管理中成为全校师生的认同
并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实际效能。
(二)形成科学先进的学校文化体系
我们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将重点放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
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并让三个方面建全面、协调发展,
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
18
: .
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学校物质文化,
属于校园学校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学校物质文
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
教育价值观。
目前,学校校园面积 118626 平方米,生均占有 26 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61888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面积达 47450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 “十四﹒五”前期,进行校园改
造和建设,并初步完成对信息、图书、实验、运动等设施设备的
更新,对音乐、美术等学科专用教室进行改造和设施设备的更新。
让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
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
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
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
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
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
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
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
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
18
: .
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
系上。“十四﹒五”时期,我们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重点的是“三
风”。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校风
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校风教育和建设,让“民主、
和谐、求真、务实”成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指向。“民主”
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师生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在这样宽松、美
好的环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谐”既指同事之
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
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
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
境;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
下,去做、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科学认识论的必然要
求和本质体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炼。陶行知说:“千
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为与人为善,与事认
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求真”“务实”体现
了师宗三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
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
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十四﹒五”时期,我们
18
: .
不仅要继续深化教风建设和成熟,还要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
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积极作用。师宗三中的
教风是: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的精神,它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
慎、严格细致。严谨治学对师宗三中的教师来说,有两个内容:
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
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
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孔子提出: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
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作用。为人师表是指师宗三中的教师应当
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方面要学而不
厌,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化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的道德修养,做到诲人不倦,堪为学生之师、家长之师、世人之
师。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
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
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
和完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形成的学风概括为“勤奋踏实、崇善崇德、勇
于创新、立志成才”,“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学风建
18
: .
设,发挥它的积极影响。
“勤奋”即认认真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
实工作。它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
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
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对人来说,除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一可贵的东西外,还有一个更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勤奋。我
们要求师宗三中的学生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更是精神上的勤
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更需要持之以恒。“踏实”指切实,不浮
躁,内心安定,安稳。《朱子语类》说:“尧舜便是实有之,踏实
做将去。”师宗三中的学生,把勤奋踏实作为自己攀登书山的坚
实基础。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人类对生活圆满
境界的追求。“崇”有“推重”义,崇善即推重善良、善行。善
行实际上是以鲜明的是非准则和崇高的理想境界为指导的理性
行为,它包括爱心、谦卑之心、赞美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我们来自偶然,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能相聚在师宗三中,这种
缘分要倍加珍惜,每人都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崇”还有“高
崇”或“提高”的意思,《颜渊》篇记载孔子的话,子曰:“先事
后得,非崇德与?”孔子所说的“崇德”即是提高品德的意思,
是指心灵上的一种被感性肯定的向前向上的内驱力,是一种驱动
自己从事德行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师宗三中
的莘莘学子要推重善良、善行,多行善事,管好自己,注重提高
自己的品德修养。
18
: .
创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车
轮,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敢于创新,是一种极其
宝贵的精神。不满现状,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
的动力,创新能造就有灵气的教师和有灵气的学生。荀子在《劝
学》中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远大志向是科学信仰
指导下的成才目标,它是最后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点。当我们确
立了成才的正确志向,我们的人生视觉将顿时开阔,就不难在成
才的路上把握住自己。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
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
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建立起完
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并以此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
以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十四﹒五”时
期,我们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出台《师宗三中学校文化建设总
体规划》,综合以前的学校文化建设成就,创建积极向上的人文
环境,构建出有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教师精神、
学生精神、学校特色教育为主体的学校文化体系。
(三)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来源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高明的
教师队伍。“十四﹒五”时期,在新理念、新体系下,将教师队
伍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抓住师德教
学校远景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