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源,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舞蹈文化为中国舞蹈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给中国民族舞蹈带来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跳民族舞蹈,这对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影响极大,怎样加强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值得思考。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民族舞蹈;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70-01
一、保护民族舞蹈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根源
民族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舞蹈的保护是一种动态的保护,保护民族舞蹈首先从源头抓起,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环境,抓好这几个基本环节,即民族节日、民族民间艺人、校园、群众广场。
(一)民族地区政府应重视民族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交流、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节日中人们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舞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内蒙古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的“摔跤舞”、新疆古尔邦节的“萨玛舞”、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等。不少地区的传统节日里,民族舞蹈跳出了品牌,得到了很好推广,政府应重视节日,使其成为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二)保护民族民间艺人
中国老一辈民族民间舞蹈艺人堪称民族舞蹈的“活化石”,他们对于舞蹈技艺的传承大多是口传身教。由于外来舞蹈的进入,很多年轻人对本民族歌舞和服饰失去了兴趣,不少民族舞蹈技艺将面临失传。云南省关于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即由政府根据各民间艺人掌握的技艺,分别授予他们“省民族民间舞蹈家”“省民族民间舞蹈师”“省民族民间舞蹈艺人”等称号。
(三)民族舞蹈走进校园
校园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其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也应当开设民族舞蹈课程,可以将民族舞蹈创编成广播操的形式,在学校里推广,这样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民族舞蹈。
(四)群众广场文化
这是民族舞蹈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如今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因此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广场文化已走进广大百姓生活中,政府应加强广场文化建设,加强民族舞蹈的推广。
二、发展民族舞蹈是对其更好的保护
(一)加强创新意识、打造精品、深入群?、走向市场。
舞蹈的发展创新不是简单地融入外来舞蹈元素,也不是将田间地头百姓劳作的生活“依葫芦画瓢”搬上舞台,而是继承发展创新。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形势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势可以多样,但是内容必须体现本民族特征,创新应着力表现在取材、结构、动作语绘、舞美等方面。
我国各级歌舞团体所创作的节目不仅要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还要出精品。例如,无锡歌舞剧院的《红河谷》上演一年多来,共演出100多场,观众约16万人次,收益600多万。一个歌舞团体如果只靠国家拨款,不走向市场创造收益,容易滋生惰性,不利于舞蹈的发展创新。
(二)加强民族舞蹈语汇的开发,使多民族舞蹈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

浅谈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7-1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