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
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
2003、 9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各种法规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
针,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我
校办成一所省一级学校。
二、总体目标
我校是在新世纪之交所建成的一所学校,过去五年的经历,证明了开办
之初构想的办学思路是适时的,本任期要在三年的事业的基础上,以新世纪
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归宿,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基础,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良
好的教育,成为 21 世纪人才苗子,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
工作,努力把我校办成“‘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严谨、师德高尚、设
备先进、环境优美、师资优良,质量保证”,以“开放教育,体验学习”为
特色的省一级学校。
三、发展设想与规划
按照教局的定位,我校的长期规划应把目标定在争创省一级学校,为了
实现这个大目标,对于目前的生源质量一般,班级要六年才完善的这样一所
学校,近期目标,应是争创省一级学校这个长期大目标的第一阶段(2004年
底前)要成为区一级学校;中期目标,应在 2005年底前成为市一级学校;
. : .
.
为此,特制定如下的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目标
1、完善学校规模。到 2003学年(即 2003年 9月)完善六个年级。
2、实施新的校园文化的理念。
学校定位: 建设面向新世纪有特色的示范性的优质学校。
教育使命: 让每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成功与发展。
学校精神: 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满足。
校 训: 崇德树人 博学厚积
校 风: 团结 文明 勤奋 求实
教 风: 敬业 爱生 严谨 创新
学 风: 勤学 好学 会学 博学
班 风: 尊师 守纪 勤奋 向上
教育行动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德育显效 质量创优
人才的培养目标 : 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即为培养既能创造 21
世纪人类文明,又能度过幸福人生的新一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 21世纪
人才的苗子
人才的培养特色:优良的道德风尚;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刻苦耐劳的意志 强健的体能体魄
学生文化: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健体
教师守则: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 爱生如子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工作准则:在岗一分钟 奉献 60秒 逢一必争 逢冠必夺
. : .
.
人际关系准则: 尊重 宽容 真诚 合作
3、完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需说明的是,该目标的实现,关键取决于
政府的投入是否到位)
(1)、把原有运动场、跑道改造成塑胶运动场、跑道,建立“快乐的体
育园地”。
(2)、按省一级学校标准的配置充实、完善所有场室应配置的教育教学
设备。
(3)、按照教局的规划,建立起校园信息网——完善主控室设备,班班
有闭路电视和实物投影仪。
(4)、学校藏书生均达30本,教师教学参考书、工具书达80种人均 60
本。
4、加强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
(1)、按编制规定优化组合好班子。
(2)、争取教局的支持,以 2003年教师实施全员合同聘用制为契机,优
化好教师队伍。体现“适者生存,竞者发展,强者辉煌”的念。
(3)实施策略: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教师要实施“三转型”——教育思想要由“应试型”转向“育人型”;
知识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转 向“综合型”;工作方法上由“经验型” 转
向“科研型”。
整体办学水平实现“四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
校管理规范化、师生素质优良化。
. : .
.
在工作中弘扬“五种精神”——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协
作精神、奉献精神。
在学生、家长、社会面前树立“六种形象”——教风严谨的形象、严
格要求的形象、知识渊博的形象、热情可亲的形象、富有机智的形象、全
面育人的形象。
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科研型的青年教师群体。积极支持和组织教师参
加课改学习、学历进修,、三年内教师本科学历人数达全校教师人数的
45% ,100教%师达大专学历以上 。力争各学科至少有 1名具有城区以上影
响的骨干教师。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
制定《领导班子行为规范》、《实施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方案》
(二)、工作目标
学校的工作,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德育为重点,以课程
改革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评价
制度,促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德育工作目标
1、对德育进行深入的新的思考,明确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要与
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多一点、活一点、新一点、实一点”
的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中。
2、创新德育特色
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小学生行为规范规定》,
努力探索养成教育途径,形成科学的有机体系。以少先队为阵地,弘扬爱
国主义传统,坚持课堂教学渗透的原则,坚持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社会
. : .
.
和学校共建文明校等多渠道渗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
养成教育方面,坚持以校风培养为核心,以行为规范训练为主体;坚持开
展“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
养成教育实验;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服务、学会交往、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学会健美”。 改革好学生评选,努力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
高。在班级德育管理中实施“自我”管理制度,
(1)、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导向作用。
(2)、建设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以爱心贯穿整个教育的过程。
(3)、加强学校管理,建立良好班风
(4)、重视对后进生的帮助,促使其进步。
(5)积极搞好大、中队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按教局的要求,做好人事改革工作,并以此为激励机制,促进教
师队伍建设。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氛围,让学校的管理逐步达到“不
待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4、强化岗位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做到有奖有惩。
5、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调动家委会的积
极性,促进校务公开的实施。
6、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证作用,调动工会、团支部的积极性,
团结奋进,为学校的发展共谋大计。
7、坚持“以德育师”,做到“三个不放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
放松,进行师德教育不放松,进行“学校精神”教育不放松。
8、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做好班主任工作量化评估,落实好《班主
. : .
.
任常规工作评估方案》的进一步实施。
9、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机制。拓宽教育的基地---与-
石湾街道清水桥居委社区、“三警”的共建。
(四)、教学工作目标
1、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创教育、教学科研特色。
以学校评为区一级作为起点,转变观念,加大教科研的步伐,构建
“ 以 人为本,着眼素质,分段推进,整体构思;重视自学,强化训练”
的整体改革模式,
2、以教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方案》为指导,落实我
校的试验工作方案,完成各项目标和内容。
3、以新课改为动力,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理解好、把握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六项目标,成立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建立相关
机制,完善我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方案》。
4、“抓好课堂,决战课堂”。是长期的大目标。2005学年度举办关于
课堂教学论坛的研讨会,从理论上、实践上理解和弄清: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
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
(2)正确的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要体现“三性”:全体性、全面性、
主动性。
(3)提出教学基本功的新要求——
备课要求:
“一灵活”:灵活的发展智力和能力。
. : .
.
“二联系”:注重纵横的联系即学科之间的上下联系,年级之间联系。
“双基”:基本知识与概念,基本技能与技巧。
“三的”:课标的目的要求、单元的目的、课时的目的。
“三点”:重点、难点、疑点。
“三实:”学生实际、教材实际、社会发展实际。
上课要求: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教育学的关系、处理好讲与
练的关系、处理好尖子生于一般学生的关系、处理好留作业与作业批改的
关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4)、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的探究。创新备课方式,探究新的教研模式
——以年级或科组做论坛主持人,轮番围绕试验目标定论题,开展开放式
的研讨。学的方式不局限于课堂老师的讲,可组织调查、上网、活动等多
种形式让学生去体验来培养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5)、2005学年度出版优秀《》。
(6)、中、英、数三课的质量指标:各年级的质量要达到上级要求,
期未考试成绩及格率达 95%以上,优秀率达 50%以上。
(7)、体育方面的目标:健康的体魄是少年儿童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的体现,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要确保学校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的落实执行,确保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时
间,按《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
动技能、技巧,养成刻苦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坚强的
意志和毅力,能吃苦耐劳。六年内健全完善体育设备设施,充分利用标准
泳池和足球场的良好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根据季节特
. : .
.
征,开展体育活动。要保证学生体育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体育达标测
试合格率达 95%以上,优秀率达 30%以上,建立田径、游泳、足球运动队。
注重卫生保健工作,全校学生身体素质要有明显提高。
(8)、美育方面的目标::树立“没有美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的意识,把美育融汇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发挥美育陶冶性情、开发智力、
提高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开展艺术活动、体育活动、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艺节、夏令
营、文艺汇演、社会调查;组织每周一个下午的课外活动; 学科和科技
体艺尖子等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演出、竞赛活动。 办好田径、乒乒球、
毽球、棋类、合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计算机、语言艺术等十多
个项目。
(9)、劳动教育方面的目标::建立植物园和劳技室,组织学生参加
力所能及的劳动(清洁卫生、护花护草)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在家做家务
(建立劳动手册制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小巧手比赛活动,
接触社会、在自然,从而了解情况社会、自然。创造条件参观工厂、农村,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五)、后勤、工会工作目标
1、坚持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和方向。在新的形势要
求下,认真执行上级关于《财务、校产管理的规定》和有关《学校建设管
理的规定》,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开源节流。
2、切实执行“一费制”。杜绝乱收费现象。
3、支持工会的工作,落实教代会的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完善有关
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