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正逐步升温,到近郊景区去休闲与度假逐渐成了大都市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也要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文明两型社会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体验、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从过去以高收入阶层为主转向大众消费,日益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旅游消费,这使乡村旅游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城市污染加剧,节假日人们希望走出城市,到近郊的乡村景区去休闲,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但目前乡村旅游往往并没让我们满意而归,比如乡村旅游景区的卫生条件、配套措施等条件太差,结果让游客大失所望。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环保、绿色、资源节约将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其主要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以生态文明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
旅游业是一个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禀赋、社会和文化遗产的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过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将破坏旅游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很多地方开始盲目开发与建设,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多但是过于雷同,降低了对市场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项目定位不准,没有特色,加之旅游产品同质竞争严重,开发后客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第一,乡村生活垃圾随之增多,而且目前乡村一般不具备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主要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容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笔者曾到武汉石榴红村、蔡甸沉湖湿地景区,发现景区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第二,农村水污染状况增加。笔者曾到蔡甸沉湖湿地景区,景区正在开发与建设,虽然大部分湖水比较清澈,但也发现了受污染的湖水。第三,农田减少、乡村的环境城市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了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占据了农村大量的农田,致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吸引游客,很多乡村允许游客随意采摘与践踏,也使得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的约束与影响,目前,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我国比较淡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比如部分旅游者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乱扔垃圾,为农村带来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此外,部分风景名胜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经营者本身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在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