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零售信用与服务信用.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零售信用与服务信用
第一节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也称消费者信用、个人信用,是授信机构授给自然人用于个人及家庭消费目的的信用。它与储蓄行为相对。
根据授信主体不同,消费信用分为零售信用(retail credit)和现金信用(cash credit)。
发展消费信用的意义巨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只有消费作用加大,才能真正实现低消耗和高效率的增长。消费是拉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
对我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经济翻番,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向消费经济方向发展。
向市场投放消费信用,可以达到的目的有: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发展,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的矛盾。消费信用是有力的促销手段,增加商品销售,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
我国消费信用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表现之一:在消费信贷在银行信贷总额中占比过小,远低于发达国家。
截止2012年末,,比1997年末增长了600倍左右,%,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了绝对的比重。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消费性贷款接近13万亿,去除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贷款,。
发达在80%左右,我国大众信用消费要达到发达国家比例,信用投放空间还非常大,至少要3万亿人民币。
同等信用管理水平下,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消费信贷会比向工商企业提供信贷更安全,风险更低。鼓励信用消费对消费者、授信机构、制造和商业企业都是有益的。
消费信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可能造成过度需求,增加经济不稳定因素和泡沫,恶化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发展消费信用受制约的因素: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大众消费信心不足,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善。
正确的信用消费行为
家庭的消费需要:
从产生消费行为的动机来看,家庭的消费需求可分为生存、发展和享受三种需求。上述需求是分阶段产生的,为不同水平的消费台阶。
合理消费与合算消费。
家庭的支付能力:
申请消费信贷前,消费者应对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正确的综合估计。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情况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其中要考虑在收入中减去个人或家庭未来的正常支出、经济负担和现有债务。
评估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实力,内容包括个人存款、手头现金、可变现资产以及可用于抵押或质押的资产等。
估计家庭收入时,可以考虑:工资性收入、财产经营收入、不固定收入、债权收入、其他收入。另外还要考虑收入的稳定性和变化的可能性。
估计家庭支出时,一般包括:伙食费支出、公用事业付费、物业管理费、日用品支出、大件耐用品支出、教育支出、法定义务、人际交往费用、医疗费用、个人投资支出、其他支出。

第九章零售信用与服务信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24 KB
  • 时间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