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编花篮
教学设计
山亭区青屏路小学邱泗兰
纸编小篮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纸编小篮子,了解纸带穿编的基本步骤,掌握纸编的基本制作方法,根据材料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出简单的生活用品,感受纸编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编织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对纸编工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欲望,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本课重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纸带穿编的方法。
难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篮子)。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本课可采取实物导入法。(教师呈现纸编工艺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并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作品的美丽、实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引入课题《编织小能手—纸编小
篮子》。
。本课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适时指导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看图学穿编、拆解范作等活动中,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编织方法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小组共同合作,试着编织物品。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可以播放轻松、欢快的乐曲,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际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与相应的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评价自己创作的作品;作品评价应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提出要求,鼓励学生进一步尝试创新,利用所学的技能编织出新的作品。
学法建议:
本课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利用学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纸编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织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为今后的编织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编织小篮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要求学生做到编织的基本要求并及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说明、反思、激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利用PP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有利于展示编织基本方法与技巧图片,发挥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编织工艺品彩条;编织好的小篮子若干个;给编织作品上色的丙烯颜料。
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双面胶、水粉颜料等。
:
(1)每人准备适于进行纸编的纸条、彩笔、剪刀等。
(2)课前收集纸编织的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知识,试着编织小篮子。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使小方提篮立起来及篮口处理;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引导学生从编织作品是否整齐、美观;制作作品的认真态度、创新、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
纸编花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