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自我剖析
我是一所农村中学很普通的一位语文教师,最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敬畏和尊重。因为喜欢,从一毕业就在这所中学一呆就是十几年,从未离开过。准确地说,是从未想过要离开。尤其是当下。随着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学生数大幅度锐减,周围很多同事都另谋高就辗转其他学校,我依旧不改初心,坚守在这片并不耀眼但对我来说很有感情的校园。
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粘液质的人,偏安静,沉默,耐受力较高,善于克制自己。所以我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我的确是个安静的人。我喜欢一个人品一杯香茗,手捧一本自己心爱的书。工作中,我是个典型的辛勤劳动者。我喜欢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牢。早早地计划,早早地安排,这样心里才觉得比较踏实。教学上一丝不苟,对自己和学生都是严格要求。我跟我的学生们常说,老师要求你们做到的,老师一定自己先做到,所以在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很配合我,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我承认在思想上自己较刻板,不太容易主动去接受一些新奇的东西。对约定俗成的生活模式不敢轻易去打破,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但在教学上我却愿意去做不断的尝试,通常一节课上完后的反思,孩子们给我的反馈,都是我教学上的最好的创作源泉。
都说这类人在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但实际上我在生活中是
一个不太会掩饰自己的情绪的人。尤其是刚上班那会儿,我会把一些小情绪轻易地流露出来,课堂上随着孩子们的笑而笑,悲而悲。还记得带孩子们上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读到最后两节关于描写她们遇难的具体情形的文字时,我们都哽咽了。年龄增长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更好地控制情绪了,现在的我会在迈进教室的那一刹那,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努力地把最好的心情留给我的学生们。每天进教室对他们的那一抹微笑,是我必须要做的,而且也成了一种习惯。所以,当学校的生源发生变化时,我似乎感觉不到,因为我仍坚守我的这一习惯,所以我的学生们也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
教师的自我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