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转移性支出
6 转移性支出
1
目标
了解各主要转移性支出类型。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与公共部门的作用。
了解财政补贴的原因和主要种类。
6 转移性支出
2
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部门
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进行的,经济活动也不例外。不管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状况如何,在任何时期,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来说,总有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生活上陷入困境,此时仅靠个人的力量难以或基本上难以走出困境。这时,借助公共部门或社会力量来克服这些困难,即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6 转移性支出
3
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2)人们的短视行为
(3)制度对于成本的节约
公共部门统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原因,可以节约制度的运转成本,同时还可以形成社会安全网。
6 转移性支出
4
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部门
相应地,公共部门的社会保障支出,是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它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为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财力保障。它对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缓和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造成的两极分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转移性支出
5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
历史上和现实中曾经存在或至今仍在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四种: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和储蓄性社会保障制度。
6 转移性支出
6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瑞典和英国为代表。该制度的主要特征有:(1)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及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社会保障支出由国家税收负担。(3)该制度的运行由政府负责,全面实行高福利。
6 转移性支出
7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指的就是这种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特征有:(1)企业、私人和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在不同的项目中发挥不同作用。在社会保险中,主要缴税(费)人为企业和私人,政府只是最后责任人。在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中,政府是最主要的责任人。(2)与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该类型制度的保障对象是有选择的,提供的保障水平较低,强调的是保障而非高福利。
6 转移性支出
8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以前苏联为代表。该制度强调的是国家的作用。该制度下,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国有经济部门的雇员,保险费由单位负担。中国建国后一直到改革之前就是按照这一制度的要求构建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
6 转移性支出
9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智利和新加坡为代表。该制度强调的是效率,而非公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机制的选择上,这种制度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funded),而非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给付水平是既定供款制度(defined contribution),而非既定给付制度(defined benefit)。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而不是保障计划的承诺。近年来,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受这种类型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6 转移性支出
10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06转移性支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