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临床跟师医案9】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临床跟师医案9】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临床跟师医案
科室: 儿科 考核月份: 1 月
传承导师: 王晓燕 跟师弟子: 张佳林
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18 年 10 月
就诊日期:2018 年 12 复诊□:2 次 发病节气:大雪
月 9 日
主 诉:发热、咳嗽 1 周,加重伴声音嘶哑 1 天
病 史:患儿于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阵咳有痰,热峰39℃,喉
间哮鸣,伴声音嘶哑,稍流涕,微恶风,无喘息。自服橘贝合剂、美林、小儿柴
桂退热颗粒,效果不佳。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差,二便可。
望、闻、切诊:舌质红,苔黄,指纹紫
理化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支原体阴性
中医诊断:急喉喑(风热外袭型)
西医诊断:急性喉-支气管炎
治 法:疏风解热 宣肺止咳 利咽开音
处 方:
桑叶 10g 菊花 10g 桔梗 6g 连翘 10g
杏仁 10g 薄荷 6g 芦根 10g 知母 6g
石膏 20g 陈皮 6g 炒麦芽 10g 炙甘草 3g
3 剂 1 剂分 6 次 1 日 3 次 水冲服
医 嘱:避风寒,防复感,节饮食,多饮水。
复诊随访(不少于 1 次):
2018 年 12 月 16 日
复诊一:患儿发热退,喑哑消失,咽喉红肿减轻,饮食、睡眠好转。
上方去:石膏、芦根
2 剂 1 剂分 6 次 1 日 3 次 水冲服
2018 年 12 月 20 日
复诊二: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睡眠佳。给予小儿推拿及穴位贴敷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巩固治疗。
按 语:
幼儿卫外不固,风热袭表伤肺,或风寒外袭,风热内犯于肺,肺失宣降,
则流涕,肺气上逆则见咳嗽,邪热循经上壅搏结于咽喉,则见咽喉红肿,肺津因
之熏灼凝聚,熬炼成痰,壅阻气道,则喉间鸣响。治疗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兼
利咽开音为基本原则。导师以桑菊饮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方中方中桑叶、菊
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
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之热;连
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陈皮、炒麦芽健脾消食,
且两者性温,缓解他药之寒凉;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
为使药。方杏仁和桔梗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是
宣降肺气之常用组合;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
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相辅相成,标本同治。
指导老师评语(不少于 100 字):
本证由风温之邪外伤皮毛,上犯于肺,导致肺气不宣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为主。本病病位在肺经,积极治疗多预后良好。因患儿年幼,抗力较弱,
病情变化较快,若咳嗽加重,有发展为肺炎喘嗽的可能,需密切观察。治疗方中
杏仁和桔梗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一以轻清宣散
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盖肺为清虚
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后期治以益气养阴,消肿止咳。此病案典型,分析
到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病案。
签名:
年 月 日
临床跟师医案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