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练习】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练习】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山东省田黄中学 2012年中考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古诗文复习练习
一、七年(下)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山中杂诗》
1.诗中描绘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美丽幽静之景的诗句:
2.诗中突出表现山中奇趣的诗句:
3.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该中同
样充满情趣的诗句:
4.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中自然流露诗人的山居之乐和恬淡超然的心境的诗句:
5、请写出古诗中连续两句关于“山”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竹里馆》
1.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
2.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
3.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
4.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句:
《峨眉山月歌》
1.抒写峨眉山月色,即写月映清江之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诗句: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了诗人送别友
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语短情长,该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
3.诗中借对航程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4.诗中点明远游时令的句子:
《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
2.诗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
《逢入京使》
1.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
2.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
3.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
4.诗人合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
5.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
《滁州西涧》
1.借描绘优美景物表现诗人恬淡胸襟的诗句:
2.诗中表现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情怀的诗句:
马明风整理 : .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3.与李商隐《晚晴》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抒发同样的恬淡之情的诗句:
4.以横卧舟中的撑船人的悠闲,反衬有才人得不到重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
5.诗中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诗人虽有志改革却无回天之力,思归又不能的两难境地的诗句:
《江南逢李龟年》
1.诗中点明初逢地及听歌频繁,表明杜甫和李龟年早有交情的诗句:
2.诗中描绘二人晚年重逢,彼此飘零异地、感慨万千的诗句:
3.含蓄地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的兴衰融合起来的诗句:
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国破家亡之际的深切感慨。该诗
中与此相类似的诗句:
《送灵澈上人》
1.描绘竹林寺景致的诗句或描绘竹林寺幽静环境的诗句:
2.描绘灵澈上人披着夕阳的余晖,独自走向远方的诗句:
《约客》
1.诗中让人感受的雨夜诗意般的情致或介绍季节和环境的诗句:
2.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独坐的清寂氛围的诗句:
3.这首诗中细微的动作、形神兼神,达到与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
“敲”字相同效果的诗句:
《论诗》
1.诗中表现诗人有独特见解,认为在文学上不同朝代都会有不同的人来领导并产生巨大的影
响的诗句:
2.诗中与杜甫《戏为六绝》中“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
江河万古流。”含义相反的诗句:
3.表现诗人敢于创新的精神且具有现实意义,并实现其主张的诗句: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该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
二、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识记性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 ,竹中窥落日。《山中杂诗》南朝(吴均)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 (王维)
3、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歌》(李白)
4、_____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唐(岑参)
6、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 。《滁州西涧》(韦应物)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8、________________ ,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9、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赵师秀)
10、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已觉不新鲜。《论诗》(赵翼)
马明风整理 : .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11、《夸父逐日》(〈山海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 ___ ;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二、理解性默写、填空。
12、《木兰诗》是 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 编的《 》。
①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④ 《木兰诗》中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⑤《木兰诗》中的“ , ”这两句诗,
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13、《口技》中从观众的反应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
① , , , , 。
② , , , 。
14、《孙权劝学》中成语“吴下阿蒙”的原句是: , 。
15、《孙权劝学》中成语“刮目相看”的原句是: , 。
16、揭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记叙性句子是:
17、揭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议论性句子是:
18、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 。
19、《竹里馆》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 。
20、《峨眉山月歌》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
21、《滁州西涧》中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写出了作者悠闲
的心态,也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的句子是: , 。
22、《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23、《春夜洛城闻笛》中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引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24、《送灵澈上人》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令,
创造一种清远幽渺的境界的句子是: , 。
25、《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 。
马明风整理 : .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26、《约客》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
27、《论诗》中告诉人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鼓励后人不断创新的句子是:
, 。
三、七(下)文言文阅读复习测试卷
(一) 伤仲永 (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题目中
的“伤”意即▁▁▁▁▁▁▁▁▁▁。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隶.耕(属于) ②父异.焉(感到惊异) ③借旁近.与之(身边)
④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 ⑤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⑥邑人奇.之(奇特) ⑦或以钱币乞.之(乞讨) ⑧父利其然...也(从中得到好处)
A.①②④⑤ B.②③ C.①⑦⑧ D.③⑤⑧
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
(1)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5.翻译句子。(6分)
(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稍稍宾客其父。
(3) 泯然众人矣。
6.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