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健康指导4慢性病】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指导4慢性病】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慢 性 病
一:慢性病定义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
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
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
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常见疾病主要有慢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痛风、脂肪肝等。
二:危害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约占死亡总数的40%,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
其影响在稳步增大。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
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乏运动等
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完全可以预防。应注意保护心脏健康,
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坚持规律的生活起居,拥
有健康平和的心态,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早发现、早干预,降
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根本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40 岁以上无论男女,心血管病相对发病风险增高:工作超负荷,体力消耗大、
心理压力大以及吸烟比例高、生活方式不健康是造成这种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死亡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升高 10mmhg,脑卒
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9%;舒张压升高 5mmhg,可增加 46%。控制高血压可明
显减少脑卒中,预防心衰,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血清总胆
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也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胰腺癌是一种凶险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约 1/2 万 ,5 年生存率仅 5%,且近年显著
上升。胰腺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一些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慢性胰腺炎、
肥胖、糖尿病及缺乏运动等对其发生有促进作用,吸烟相关性最显著。应改变不
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脂饮食,适当搭配饮食、蔬菜、水果,不吸烟,不酗酒,
不暴饮暴食,是度锻炼,严格控制体重,定期检查,积极预防其发生。
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变异有关。
环境因素:年龄、体重超重与肥胖、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
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接触等因素。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
四:慢性疾病范围(常见):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风,泌乳素过
高症,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 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脑瘤并发神经功能障碍,
巴金森氏症,肌僵直萎缩症,多发性硬化症,麻痹性症候群, 癫痫,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病, 偏头痛,脊髓损伤;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
高血压,脑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及血栓症,雷诺氏病;呼吸系统
疾病:慢性鼻窦炎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
1
肺炎,外因所致之肺疾病,过敏性鼻炎;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慢性肝炎,胃肠机能性障碍, (含慢性胰脏炎、各种胃肠息肉症、慢性大肠炎症 ),
慢性胆道炎; 泌尿系统疾病 :慢性肾脏炎,肾脏感染;骨骼 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
之疾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骨质疏松症,红斑性狼疮,慢性骨髓炎,眼及其
附属器官之疾病:青光眼,视网膜变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角膜变性;传
染病:结核病,甲癣; 先天性畸形;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全身性湿疹,白斑,
疱疹性皮肤炎,鱼鳞癣,毛囊角化症,硬皮症;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慢性贫血,
紫斑症,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生症;耳及乳突之疾病:慢性中耳炎,内耳前
庭病变;其他:脏器移植后药物追踪治疗,痔疮,前列腺肥大,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停经症候群,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 我国一半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类型的慢性病,如高血
压、频繁性感冒、神经衰弱、关节炎、支气管炎、哮喘、习惯性便秘、白血球或血小板低下、慢
性胃炎、肥胖、高血脂、高血粘、血管硬化、冠心病、慢性肝炎、胆囊炎等,这些慢性病严重危
害人体健康。
五:心理特点
。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
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
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
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
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
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
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
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
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
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
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
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
、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
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
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 免疫力降低。
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振作精神,
正确对待疾病。
六:慢性病防治常识
慢性病是指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经济
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以惊人
的速度上升,接近西方国家,慢性病能引起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
肌梗塞、脑血栓、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等等疾病,
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慢性病的调查研究,已查明一
些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既往病史、职业等,为
开展慢性病法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
1、定期体格检查 慢性病具有起初临床症状轻、病程长的特点,一部分病
人初期难以发觉,往往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这给慢性病的及早控
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 提2 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禁烟、限制过多脂肪、刺激性食物和盐的摄入;
限量饮酒;多摄入蔬菜水果;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必要的免疫接种,如肺炎
疫苗用于预防老慢支-肺心的反复发作,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等。
3 、配合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慢性病干预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来预防疾病。 如芬兰 1972年开展了北
卡累利阿方案,25年后男性烟民的数量下降,主要的饮食方式发生改变,血清
胆固醇和血压水平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 68%,癌症死亡率下降
了 44%,肺癌死亡率下降了 71%,表明冠心病死亡率的降低大部分是由于人群
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改变。饮食方式的改变是最重要因素,干预活动是预防
慢性病最有效手段。
七: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不可干预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可干预因素排
第一位的是高血压,另外是胆固醇异常、吸烟、糖尿病和肥胖。
戒烟可使关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 %;收缩压的下降可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总胆固醇下降可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50%;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使死亡率
下降 70%;肥胖和糖尿病可使冠心病死亡率增加 %。
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控烟,控制体重和
血糖,使用他订类药物,控制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 以下)以预防冠壮动脉粥样
硬化,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八: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一)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
的模式搭建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服务对象管理、人群干
预、个体追踪管理、效果评价等若干有机结合的功能组成,系统可
以通过个案发现或人群筛查后自动建立慢病专案,对专案对象进行
诊疗、健康教育、追踪管理。该系统体现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
次干预措施数码化和实用化,有利于达到降低病残率、并发症、降
低病死率以及提高慢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慢病管理目标。系统主要适
用于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全部或部分业务的地段医院、防保
科、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慢病院 /站等。
(二)慢病管理的目的:
。
2 维护正确的治疗。
3 提高传统治疗效果。
4 控制或阻断并发症的发生。
5 尽可能缩短总疗程、减少药物使用总量。
6 提升生存质量。
7 延长寿命。
8 降低维护健康总费用。
3
(三)慢病管理方案
1、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您的健康状况,进行各项必要的健康检查,采集全面
的健康数据,由健康管理中心专家对您的健康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估。
2、由健康管理中心的专家根据您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健康维护
管理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个方案包括就医用药计划、营养饮食计划、合理有
效的运动指导计划、生活方式调整计划、定期健康评估与咨询计划等。
3、在健康管理中心的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认真实施健康维护管理方案的每一
个具体计划,不断改进您的健康状况,提升您的健康指数。尽可能阻断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药物的使用总量,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减少疾病医疗总费用。
九:我国对慢性病的认识与管理的发展和转变
(一) 1998 年慢性病防治“六个转变” :。2.
从以科研临床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 。
城乡并举转变。。 。
(二)2001 年“十个转移” :
中心转为以人群为中心
转为以社区为基础 5. 以重疾病防治转为身心健康和环境协调发展统一 6. 从卫
生部门转为多部门和社会参与
管理转为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
为主
(三)慢性病防治原则:
1.“”策咯 :面向三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 关注
三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性治疗) 运用三种手段(健康促进、
健康管理、疾病管理)
2.“”目标:1 升(提升居民健康行为水平) 2 早(早诊断、早治疗) 3
降(降低发病、降低病死、降低病残)
3.“”重点:重点瞄准四种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 四种主要生物指标: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及
肥胖 四种主要危险行为:烟草使用、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过量饮酒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是卫生部 2008年 1 月发布的第
3 号公告,其中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 66 条健康素养要点。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4 个方面。
,每天保证 7~8小时睡眠。
、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4
。
,保护环境能促进健康。
,提倡无偿献血。
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 90 毫米汞柱;腋下体温
36℃~37℃;平静呼吸 16~20次/分;脉搏 60~100次/分。
,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
、最经济的措施。
、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咳痰 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3 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
触不会传播。
、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腔肠出血、体重骤然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
,谨防儿童接触。
,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
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饭后漱口。
、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不酗酒。
。
。
,管理好人畜粪便。
,注意饮水安全。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豆类及其制品。
。
,避免超重与肥胖。
,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
;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孕期体检至少 5 次,住院分娩。
,6 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
5
,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
好习惯。
。
,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
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
,预防碘缺乏病。
。
(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预防溺水。
,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谨防煤气中毒。
三、基本技能
120 急救电话。
、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
。
,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
离危险物。
,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 119。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正确洗手需四条件:
1. 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五种
情形下每次都洗手。
2. 洗手时使用流动水。
3. 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 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
6
7
健康指导4慢性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