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校本教研教材编写方案】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校本教研教材编写方案】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贯 彻党的十七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
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互动
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三个研究”为内容,以“双五环节”为载体,建设我校课程体系、
开发我校校本教材,改善课堂教学,提升我校办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并在课改与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凸现我校美术教育的艺术特色,突出两纲教育,重视人文、环
境、科技等内容,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达到走科研兴校之路,实现我校的内涵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三 年内争取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利于形成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课程框
架雏形,编写为我校学生量身定做的校本教案、校本课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激发学
生的责任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到新的高度,培养其
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
1、强化基础型课程,着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培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质量
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考试方向的基础上对语、数外、
美术等考试出口学科进行系统化的校本教案的编写,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型课教材
体系。
2、结合学校师资现状,在大力开发拓展性课程,以适应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自主发展
的需要。充分结合我校美术办学特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承认差别,又为学生自主选择
创造条件。
3、开发研究型课程,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框架。既注重弘扬科学精神、介绍现代
信息,又注重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继承优秀传统。
4、与组室教科研工作相结合,完成相关课题研究,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编写校本教案的基本要求和形式:
(一)研究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
1、知识点与考试关系的梳理:
在 三个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中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指的是该知识点在考试中如何体
现,即有多少种出题类型,有多少种出题角度,有多少种变化形式;该知识点的学习要点、
学习类型、所需基础、预测难度等。对所教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
应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2、“三题”的编写。
掌 握知识点呈现方式和属性的目的是为了精选讲课例题、分层教学的作业题、跟进反馈
的训练测验考试题(“三题”配套)。
(二)研究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1、教材的整体性把握:
知 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材整个知识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可粗略地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其次,要分析联系的方向、联系的方式、联系
的层次和联系的作用等。
2、知识点的串联:
上 述这样分析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在讲解到某
一知识点时,能够举一反三、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使我们的教学思路拓展开来,使课堂教
学形式真正地“活”起来。
(三)研究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
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它们之间有着一
定的区别和联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呈现,
所有的知识点也不是只能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思路来进行教学。
1、首先要研究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仔细区分知识点之间的类型与类别,从而确定采用相应
的教学过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知识扩展面。
2、其次,根据知识点的性质特点,确定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
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哪些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讨论,哪些只
能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来感悟。
3、再次,对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形式和步骤进行认真的思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个体差异等),采用适当的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和
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四)形成校本教案
在 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校本教案:
要 求教学设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说清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全册课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正确设计三维教学目标,说清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及目标确立的依据,教学重难点
等。
3、学生的学法体现:对学生知识现状、学生的学习方式特点风格进分析把握。
4、教法与手段:基于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5、教学程序设计:说清师生双边活动安排,怎么教、怎么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突出,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6、配套的例题和训练题。
7、配套的分层的作业题。
8、跟进的辅导措施。
9、教后反思
四.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建议:
各 教研组成立校本教材开发小组,力求在一年内完成开发。对开发内容作如下建议:
1.我校语文、外语学科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具体立足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有机融合“两纲教
育”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阅读校本教材。其中语文组偏重民族精神教育,外语组偏重于“生
态环境与生命”生命教育。在两组现有的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课程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生“
态环境与生命”的理念,结合我校的美术教育特色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并逐步落实到课程
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2.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校本教材开发中,建议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和发展方向的研究,
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的研究,加强学生数学学习中掌握规则、运用规则的学习方法的研
究。
建 议数学组围绕学生产生错题的原因分析来开发校本教材。通过尝试用错题整理的策略
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从自己的错题中分
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所谓“错题整理”,就是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纠正、整
理,并配置与纠正错误相匹配的练习试题,从而达到反馈、矫正、评价、提高的作用。
3、初中拓展性课程的校本开发要注重知识内涵的充实和外延的拓展,拓展课程中的人文学
科(如美术、音乐、政治、地理、历史、体育、劳技等)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要结合民族
精神和审美素养的培养,突出爱国、民族、人文、艺术、家乡等特色。
建议在初中音体美劳等学科开发“陶艺”、“中国画”、 “硬笔书法”、“民族音乐”、“武术”健“
美操”、 “围棋”中“国结”、“彩陶”等校本教材。
建 议在高初中的政治学科编写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事政治等内容的校本教材。
建 议历史学科进行学科教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并对历史教育向地方史拓展。
建 议地理校本教材向地方地理、旅游地理方向拓展。初中课程内容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学
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4、高中研究性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计算机)的开发分要注重与知识拓展和研究方法学习相结合,注重与课题研究,训练学生学
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相结合。
建 议开发《应用数学》、《生活与科技物理》、《文言文扩展阅读》、《现代议论文扩展阅读》、
《环境化学》、《美术艺术欣赏》、《天文学基础》、《高中英语扩展阅读》、《计算机程序设计》
《旅游地理》《上海地方史》等课程
五.编写校本教案、校本教材载体:
通 过教科研及教研活动的五环节来开展。
(一)校本教案
1.基本要求:个体研究、集体合作
1、研究重点:优化校本教研内容、实现轻负高效
2、基本结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研课
3、关键问题:以教材分析、试卷分析、学生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形式
4、五环节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优质校本教案
5、时间节点:要做到“段段清”
(附教研活动的五环节具体内容:)
备 课:集体备课不是集中写教案,其实质在于相互说课、共同研讨、集思广益,集众人
智慧于一课,起到 1+1>2的作用,主要做法是:将教材的教案分给全校同年级学科备课组
成员,每人各自重点备好几个课时,大家所备教案合起来成为一门课程完整的教案。
说课:⑴主备人说课⑵自由发言与重点发言相结合⑶根据讨论意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修
定教案。说课的环节要注意以下细节要求:
一 、主备人说课,要求说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说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说清课
时教学内容在全册课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②说教学目标,说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以及目标确立的依据,教学重难点等。③说学生,对学生知识现状、学生的学习风格进分析
把握。④说教法与手段,基于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措施。⑤是
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清师生双边活动安排,怎么教、怎么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突出。
二 、备课组成员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发言、各抒已见、互相切磋、认真讨论,主要
说自己的教学法及依据,提出有价值建议多的,将作为评定集体备课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 、每个成员在集体讨论时要做好记录,别人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值得参考的教法、
学法设想要及时记录在案。
四 、备课组长做好备课级讨论记录,特别是有价值的建议一定要记录在册,本记录作为
备课组长评定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 、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前,备课组长要提示下周的备课组工作,如业务学习内容、公开
课内容、其它活动安排等,并记论记录在案,使下周集体备课顺利进行。
六 、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后,备课组长对各成员的讨论、记录情况进行审阅、所有人员说
课材料要妥善保管教案,装订成册。
七 、个人再备课,根据主备人教案及主备人说课,结合研讨意见,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
况,在主备人教案上整理出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个性化教案,个人无需重抄写教案。
讲课:集体备课主要是说课研讨活动,它主要是“说”,而讲课是“行”。用课堂实践来检验备、
说环节的正确与否。
评课:是对说、上的反馈、总结、理性的分析与认识。集体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从教学的
全过程来看,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使备课、上课、研
讨紧密结合,有必要将集体备课延伸到课堂,把备课与上课、评课结合起来,不同人上不同
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供大家学习交流。每个人开课后都要向大家说课,把自己的
备、上思路,自己的设计依据向备课级成员作说课,备课组成员根据说课与上课的表现,发
表自己的看法、主张、见解,开展集体研讨活动,通过说、上、评集体研讨活动把备课、上
课、评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推向深入,使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理论与
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研课:集体备课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更新教师观念相结合,特别要注重教研活
动的实效性是该课题的关键问题
(二)校本教材:
1.各教研组组成校本开发小组。
2.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选题。
3.形成以下工作流程:编写——实践——总结反馈——完善修改——运用——总结反馈
4.时间节点:基本在一年内完成。
六.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及顾问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夏静纺
组员: 滕忠跃 张威 曾蓓蓓 张敏 刘伟 王一诚 余贻贻
顾问小组: 曹雪清 郑又宣 余正
参考方案 2
《魅力溱潼》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总负责
钱存亚
具体负责
池兰凤 徐存立 周新民
责任编辑
柳东宏
编写要求
1、在《溱湖人家》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要出新。每一章为一个年级一个学期的
校本教材内容,文字表述要求:三、四年级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五、六
年级富有文采,具有深度
2、每章序言、编后记相同,概述部分应用文学语言介绍本章内容,信息量大
3、坚持图文并茂并在文稿中注明图片穿插位置,图片留白中说明具体内容和
要求
4、每篇文章后设计两条实践题目
5、每章提供一篇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6、文字稿总字数在 5000字左右,文章篇数在十篇以上
7、凡引用文章必须注明出处,以免引起版权纠纷
编写人员
顾慧(1)戈根慧 (2)梁玉兰(3)徐晓庆(4) 孙改林(5) 张顺英(6)邹士
萍(7) 刘和林(8)
图片拍摄及整理
三四年级 柳东宏
五六年级 李如芳
审稿人员
池兰凤 (第一章至第四章) 柳东宏 (第五章至第八章)
具体安排:
1、做好人员分工,明确整体编排体系
2、完成初稿,交给审阅人员
3、编写组召开会议,提出修改意见
4、上交修订文字稿
5、发送配套图片至 **************** 交付审阅
6、完成定稿,交付印刷
提供搜检资料信息:
溱潼网站 ?ClassID=40
溱潼总体规划 ?cat=4001&id=3315
溱潼水上旅游线路规划
?infos_id=8299
相关书籍 《古镇溱潼风情录》《美在溱湖》《物华三水》《里下河民俗风
情》
魅力溱潼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历史变迁(概述)
1、溱湖概述
2、溱潼的地貌及形成过程
3、溱潼地名溯源
4、历史事件
张士诚(进驻泰州) 岳飞(抗金) 范仲淹(修复捍海堰)
5、文物见证
……
第二章
参考方案 3
课题题目:生活中的物理
编写目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经验。
编写步骤:
第一步: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搜集材料(2009 年 4 月至 5 月底)
第二步:查阅材料,整理归类,编写教材初稿(2009 年 6 月至 9 月)
第三步:整理、核实、修改、整编,确定终稿(2009 年 9 月至 10 月)
内容构成:
1.前言:《生活中的物理》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
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
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
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2.教材主体: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运用高中物理知识去探究
这些物理现象,同时布置一些安全易做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主
要分为:力学篇,电学篇,光学篇,热力学篇四个板块。
如:力学篇
一、扁担的作用及力学原理
二、运动场上的物理学(1、钉鞋,2、跳高姿势,3、滑冰)
三、风筝的力学原理及制作(1、风筝的上升,2、风筝姿态的稳定,3、风筝的制作
实例)
…………
编写成员:张永贤、叶锋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校本教研教材编写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