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范文】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范文】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
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
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
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
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
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
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
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
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
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
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
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
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
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
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
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
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
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
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
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
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
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
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
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
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
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
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
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
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
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
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
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
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
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
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
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
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
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
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
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
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
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
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
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
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
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
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