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
2、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五四精神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祥等参加。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
(1)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
巴黎和会决定:
一、中国提出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
二、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得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山东的特权。
日本对中国历来就有野心,表现为: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逼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1915年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侵略中国,主要是强占中国山东和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
(1)国际:
A、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材料一:从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二:北洋军阀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北洋军阀时期扩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
国内背景一:北洋军阀对内增加赋税,扩军奋战;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使社会矛盾激化。
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益。
高一历史 五四运动精神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