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老虎U”说起
我有好多年没过春节了,特别是在大城市里。今年,我没让自己错过这个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前一天,我到超市办年货。路过公共汽车站的时候,见到两个人正把车站的广告窗打开,换上新的宣传画。除夕前的街景,四处洋溢着喜庆,那张广告也不例外,大红的底色。在我超过他们的一瞬间,广告画被掀起,“I老虎u”的大字符映入了我的视线。我的眉头为之一抬――这句广告词真的很容易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我在海外生活多年,近几年也常常回国。次数多了,渐渐觉得在国内的公共场台里英文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毕竟越来越开放,大有中英双语的趋势。可是,见识多了以后,心里的疙瘩日益多了起来,有时竟搞得自己呼吸紧张:许多公共场合的英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疵瑕,大多是拼写有误,有时候单词里没有元音。那情形犹如当年洋人第一次碰到粤语的“吴”姓“Ng”,不知如何发音,只觉得书写的人太马虎,怎么一点语感都没有。可是,再抬头看一看招牌上精美的字体,肯定是十足地认真,功夫做到家。它的制作令我想起了在欧美见到过的许多中文字。这些中文字大多是洋人写的,字体之间不紧凑融洽,看起来像是一堆树枝硬生生地砌在一起,里面免不了缺胳膊少腿的。只是它们很少“爬”到公众的视野中,最多不过是在小年青的
T恤衫上晃一晃。
我以文字工作为生,不幸养成了挑剔的习惯。在英语里,谓语动词是一句话的灵魂。有时候,英语横幅看了好几遍,就是找不到它,害得我气都不敢换。职业的冲动令我恨不得马上去把它改过来。可是,转念一想,大街上那么多警察,他们都袖手旁观,我实在是没这个权力,便放下了这颗心。
以前学法语的时候,一位法语老师讲到他去英国伦敦的体验。他去的时候正值圣诞节后的boxing day(节礼日),大街上到处张贴着“sales”的广告。他刚到,语言的“时差”还没调节过来,心里猛然一惊:伦敦脏也就罢了,干吗还要四处吆喝自己脏呢?(法语中“sales”大意为肮脏的)
英语堪称国际语言,世界各地早就“培养”出自己不同风格的“英语”。但国内的英语有别于其他地方,好似以前法语老师下意识中的法语。它充满了动感,看起来似懂又非懂,非常的“巴洛克”,可以表达无限的创意。这个“I老虎u”就从新时代的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简单明了,一下子抓住了你的心。在虎年里,你我与老虎同行,大有虎年行大运之感。
我后来被点醒那广告词的绝妙――它是多年难得的机缘巧合,因为大年初一正好是情人节,所以这一层幽默只有中国人才体念得到。春节期间,我陪女儿上街路过那汽车站,里面的广告仍在。我讲起了老虎与情爱之间难得的一遇,她拔掉手里的Ipod,对那框里的老虎瞟了一眼道:“喏,n’s just another carbon copy。”女儿花季少女,纵使置身于虎年开端拿红包的收获季节,也无法把这食肉动物与烛光下浪漫纯洁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不过,她嘴里吐出的“carbon copy”倒是令人始料不及。
当今全球气
从“I老虎U”说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