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煤炭局从部门管理到强化行业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能源项目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在关注资源综合开发的同时,也在关注着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行业安全监管问题。企业如何向安全要效益,职能部门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使行业监管更加体现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刊记者就人们所关心的“煤炭职能部门如何从部门管理到强化行业监管”等问题,对六盘水市煤炭局局长王建光进行专访。
煤炭行业的“管理”首先从“人”管起
当代贵州:“管理”一词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在煤炭行业,“管理”一词意味着什么?
王建光:我个人认为“管理”一词,就煤炭行业来说,它所涵盖的意义很深,煤炭行业的管理首先要管好人。管不好人,什么事情也管不好,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江南煤都的行业管理部门,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按照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要求,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家、省、市相关煤炭安全生产、资源整合工作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地方煤炭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针对六盘水市的特殊情况,按照工作重心,以人为本,定员定岗,责任分工,条块结合,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为重点;以加强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深化瓦斯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加强煤矿技术服务指导,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地方煤炭系统今年围绕这“三个重点”,着力“五个推进”和
“六个狠抓”,全面抓好落实,煤炭生产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代贵州: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煤炭行业也经历了诸多挫折。在困难面前,煤炭系统依然获得很多的荣誉。您认为这和您所提倡的“向管理要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吗?
王建光:说到2008年,我的感触很多,这些荣誉是我们在困难面前,自己努力管好自己创造出来的。2008年雪凝期间,我们煤炭系统全力以赴投入“抗凝冻、保生产、保供应”工作中,春节后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指导煤矿灾后恢复重建。最终,煤矿节后恢复生产情况好于往年。据不完全统计,凝冻期间,煤炭系统平均每天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350余人(次)、车辆80余台(次)对煤矿进行督查和服务。2008年1月13日至2月底,,,,。为确保凝冻期间电煤、燃气煤供应和农村生活用煤做出了较大贡献,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市、县区地方煤炭系统在“抗凝冻、保民生”中获得省市多项表彰。其中,市煤炭局、盘县煤炭局获得贵州省“抗凝冻、保民生”集体一等功表彰;管理部门、煤矿共有4名同志获得贵州省“抗凝冻、保民生”个人一等功;水城县煤炭局获得六盘水市“抗凝冻、保民生”先进集体;管理部门、煤矿等有15名同志获得六盘水市“抗凝冻、保民生”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我们回顾所取得这些荣誉时,不禁让我想起我们所提倡的向管理要效益是多么的重要。
抓好行业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
当代贵州: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同时也是事故多发行业,从行业职能部门监管角度,您认为企业的效益和安全事故的百分比能划上等号吗?
王建光:任何行业,任何企业,效益和风险永远不能划上等号,但
六盘水市煤炭局从部门管理到强化行业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