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事犯罪侦查的方法研究.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刑事犯罪侦查的方法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犯罪也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刑事侦查要实现其打击犯罪的功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技术性侦查能够使侦查主体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形成一种有效的侦查破案的方法。
【关键词】刑事侦查侦查技术技术性侦查方法

我国因为早先受前苏联的影响很大,侦查及侦查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重新确立的时候,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模式和学科体系,内容多为侦查技术、侦查措施、侦破方法的组合。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刑事技术领域也不断拓展,侦查学中的侦查技术独立成为物证技术学。①正是因为学科的分立,侦查实践中,侦查(仅包含后文区分的非技术性侦查措施)与物证技术相对独立。虽然这样可以使侦查与技术分工明确,发挥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侦查和技术的截然独立,使得侦查的整体比较优势可能不明显。如果侦查人员仅知悉非技术性侦查措施
,必然因缺乏技术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而丧失侦查机遇;同样,技术人员缺乏非技术性的侦查意识,也无法把握转瞬即逝的侦查机遇。因此在这里,需要讨论的或解决的问题是,技术与刑事侦查的关系,特别是技术对其产生的影响,最终使刑事侦查形成更加有效的模式,提高侦查效率。
刑事侦查的资源――侦查技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侦查活动,侦查当中存在不少的稀缺性资源,比如时间、警力、资金等。这些资源随时都可能处在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侦查中的一分一秒,必定是稀缺资源,不把握住这样的时间,可能会失去破案的机会,侦查可能会陷入僵局,进而案件也可能会成为悬疑案件。虽然实践当中,我们在侦破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时候,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各种资源,但我们也都知道,刑事案件破案的速度会产生何种社会效应。对于侦查中的警力、资金等人力物力资源,与时间一样都会面临供给与需求的紧张问题。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刑事侦查中到底形成何种运作模式更能够保障侦查的效率,或者使侦查活动可以更具科学性。
就传统的侦查学的观点来看,侦查模式是案件侦查的标准式样。按照案件侦查途径,侦查模式可以分为“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两种。②“从案到人”是指受理案件时只知道案件结果或后果
,而不了解犯罪分子是谁,侦查是从犯罪事实开始,通过对犯罪事实的侦查,揭露和证实犯罪分子。“从人到案”是指受理案件时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但不了解犯罪事实,侦查围绕着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开始。这两种侦查模式在实践中,都是经常相互结合,综合使用,保障案件的侦破。基于这两种模式的刑事侦查,要提高侦查的效率,其实无需做本质上的变革。只是在本文语境下的模式与传统侦查之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本文所论述的模式,强调的是在传统侦查模式下,侦查资源(主要是侦查技术、警力)的利用、配合。这里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传统侦查模式下怎样使相对有限的侦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那么除我们曾提及的时间、警力、资金外,侦查的最大、最具潜力的资源应当是侦查技术。
在刑事侦查理论中,侦查技术存在着不同的表述方式,因应用范围的不同,可被界定为刑事(检验鉴定)技术或物证技术。虽然从概念上讲,刑事技术与物证技术有所区别,但从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内容基本一致。所以在这里,侦查技术被定义为,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科学技术的方法,发现、记录、提取、检验、鉴定与犯罪相关的

刑事犯罪侦查的方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