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都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大学生受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低落,厌学现象严重,从而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虽然近年国家教委及各高校一直都重视加强学风建设,可当前高校良好学风建设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加强学风建设已刻不容缓。

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所谓学风,即学习之风气。是一种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被潜移默化的氛围。学风是最集中、最直接衡量办学水平、反馈教学工作质量、体现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在社会各方面的信誉。甚至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好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是一种能使学生感到压力、产生急迫感并由此滋生动力,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一种精神,一种凝聚力。学风建设就是要通过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特别是师生的共同参与来营造这种氛围。

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很多,但就高校当前的实际看。其中最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是影响学风建设的直接因素。有些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在大一这个“高危期”没能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沉溺于网上游戏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上。有些学生因高考发挥失常。进入了一个自己不满意的高校,也缺乏学习动力。整天不上课。还有些学生具有过强的实用主义思想,对公共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些课程不是专业课无关紧要,有了这些认识。他们在上公共课和基础课时就极不认真,得过且过。
二、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育人意识、责任心、治学精神和教学能力都直接影响学风的形成。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形式的进一步多元化和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第二职业,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搞科研、评职称上,从而对教学重视程度大大降低。这就出现了讲课方法陈旧,不与学生交流沟通,只管自己上课,批改作业马虎。甚至照本宣读、对学生疏于纪律管理等不应有的现象。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学生对学校的不满、老师的不敬和专业的厌学。

三、社会因素。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已不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除了正面的影响以外,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极大。不少学生因此而产生浮躁、好高骛远甚至厌学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非法传销和中介组织。抓住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急于展示自我价值的心理弱点。吸引学生参与非法活动;一些网吧、游戏厅受利益的驱使,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和自制力差的特点,引诱学生长期陷进去打游戏和登入成人网站。这些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性过程。必须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
一、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考上大学后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人生追求没有新的定位。这种现象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填报志愿不是个人志愿,而是家长的意愿或受考分限制等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