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哈雷牌摇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哈雷牌摇滚
一个人走到哈雷展示中心,询问要买一台重型摩托,他得到一个答案:“这里不卖摩托,只卖哈雷!”就好像某人来到此次音乐节,工作人员告诉他:“这里没有音乐,只有摇滚!”

有些词汇,似乎天生就联系在一起,比如哈雷、悍马与摇滚。
这次雪山音乐节行程所及,处处可见哈雷帮呼啸而过,行头似乎都是一致的:黑色带骷髅头的T恤、皮衣皮裤、宽檐牛仔帽,以及颇带优越感的眼神。
大概也就是两个月前,美国的哈雷帮们也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巡回飙车运动:从美国105个起点出发,经25条主干道,于8月27日汇聚哈雷戴维森的故乡密尔沃基,进行了为期3天的大狂欢。

哈雷味,摇滚的天生座驾

电影《像一块滚石》里,小Bob Dylan抱着吉他,上了火车,开始穿州过省,开始游吟歌手生涯,直到影片结尾,老
Dylan还在火车上。如果火车(或货车)是民谣歌手的标准座驾,老爷车则是属于爵士乐手的,歌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最爱的就是老式汽车。招摇的敞篷车太Beyonce了,它只适合小甜甜,而哈雷摩托,似乎就是摇滚乐手们的天生座驾。

就像海明威在巴黎,马龙?白兰度在《欲望号街车》里找到了魂儿一样,诞生于1903年,成名于二战的哈雷戴维森牌摩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风潮里才找到了魂儿。具体点来说,是摇滚。1969年,最早的嬉皮士――美国青年怀特和比利穿越了整个美国,他们所骑的,就是哈雷。猫王向来就不掩饰他对哈雷戴维森的酷爱。至于Zakk Wylde(金属界最著名的吉他手之一),从来就以一副摩托党面目示人,Judas Priest(英国70年代著名金属乐队)和Manowar(重金属猛团)更是开着哈雷冲上舞台过,Motorhead,干脆就直接取名“摩托党”,连名字都有一股浓浓的哈雷味道。
至于在8月末举行的哈雷105周年大狂欢,摇滚之神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Springsteen)也来了,狂欢的高潮则由乐队道奇(Daughtry)和E街乐团(E-Street Band)所掀起。
至于近些年,声嘶力竭式的重金属摇滚的听众曰益稀少,哈雷味也逐渐有所变异:2007年,哈雷出品了一部电影《恶灵骑士》(Ghost Rider),那里面没有摇滚乐痛彻心扉的悲怆感,却有了城市漫画所独具的想象力与荒诞感。导演本人就是个哈雷迷,他说,哈雷摩托与蝙蝠侠,是他灵感的两大来源。

哈雷派;拯救一个国家萎缩的肌肉

美国人常说:“年轻时有辆哈雷戴维森,年老时有辆卡迪拉克,则此生了无他愿了。”
怀抱此等想法的还有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朗前国王巴列维以及好莱坞明星施瓦辛格。至于最骇人听闻的哈雷迷,是亿万富翁、《福布斯》杂志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马孔?福布斯,他曾经拥有100辆哈雷。他曾经坐着热气球,从美国飞到了中国,还带着最喜爱的三辆哈雷,让中国的富人们叹为观止。
中国人对哈雷,第一印象是很酷,第二印象是很贵。当然,这样一个最低也要十几万的铁家伙,不是寻常人能玩得起的。美国当然有为了哈雷倾家荡产、甘愿露宿街头的死硬哈雷迷,但保守谨慎的中国人却鲜有此等豁得出去者。
在美均年龄是46岁,职业分布主要包括律师、牙科医生、互联网工程师、广告公司艺术总监,甚至是政府要员和明星大腕等社会中上阶层,但在中国,据哈雷戴维森公司中国区经理杨

哈雷牌摇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