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
写下这个题目,突然想起一个著名的笑话。某领导在大会上发言:“……同志们,我们在哪里摔倒了,就一定要在哪里爬!”,然后翻开下一页,半晌,接着念道:“起来!”哈哈,玩笑归玩笑,现实中我们都难免会出现种种失误。还是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对待失误。
【案例】
调到省直半年左右,我们单位有个议题要上省委常委会研究讨论,事前两个多星期开始准备材料。我是最初的起草人,我之后还有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等依次审核,反复修改无数次,常委会召开的那天中午才定稿。由于下午就开会了,那个中午各级领导们都睡觉休息了,只有我把材料复印了33份,并装订成册。结果,下午,处长从会议现场打回电话把我痛骂一顿,他气急败坏地声称要是够得着一定打我几个耳光。会议散了之后,差两年退休的局长也怒气冲冲地指着我骂:“XXX,你毁了我的政治前程!”我胆战心惊,诚惶诚恐,我绞尽脑汁地回忆,那份材料中,究竟哪里出了纰漏。事后才知道,原来那份材料中,弄错了一个序号,本来是“一、二、三、四”,弄成了“一、二、三、三”。虽然我只是最早的起草者,虽然我只是最后的装订者,虽然中间有许多人经手、修改,但是,由于参与那个材料的人中,没有人比我职务更底,所以,一切罪过由上而下推下来,理所当然安在我头上。那个局长后来提前退休了,在他退休前,一直视我为眼中钉,没少给我穿小鞋。
【感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所谓的“失误”造成负面影响,其实是有个前提的。如果发现错误的人和你同级,或者职务比你低,那么许多失误其实算不上失误,你随时纠正即可。如果发现错误的是你的上司,如果他宽容体恤,会给你改过的机会;如果他心胸狭隘,那“失误”就真正构成了。
为了工作交流的贴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避免出现失误的好。然而,失误不由人的意志,往往在最不该出错的关键时刻,偏偏就出了错。那么,失误发生后,如何补救呢?
【解决方案及结果】
1、立即补救。如果是材料出现失误,顶多来个“下不为例”,但如果是其他业务工作,一次失误可能会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一旦发现失误,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且积极应对,努力补救,尽力挽回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即使失误已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了,也不要气馁,要在领导惩罚你之前,立即认识错误并反馈给领导。“认识”越深刻越好,反馈越诚恳、及时越好。这样做,是为了你受的惩罚减轻一些。
2、安抚领导。受到惩罚之后,要做出改进的姿态,并硬着头皮反馈给领导。让领导知道你是个能“认识”到失误并且能及时改进的好青年。这样做,是为了使失误的负面影响期尽量变小。
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