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宁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宁德市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的实践中提出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建设最适宜人居环境为目标,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宁德建设成海西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关键词]宁德;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李霰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教师,福建福安3550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30-03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提出了要打造滨海生态宜居城市,推进绿色宜居海湾新城建设。围绕“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跃升发展战略,编制完成环三都澳城市群规划,抓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滨海新城概念规划以及各类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编制,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先进文明城市。这体现出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加快宁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宁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发展,但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并不是片面的,只顾追求当前利益的发展,而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长远的综合利益,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引进生态理念,转变经营和发展思路,走低碳经济的路子。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宁德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地理空间区位优越
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位于我洋航线的中点,南接省会福州直奔闽南金三角,北承浙南直达长三角,西连武夷山脉,东临台湾海峡。,。
2、生态资源禀赋丰富
宁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沿海和内陆温差悬殊,气候类型呈多样性。℃~℃,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2350毫米,无霜期达235~300天。海港优势突出。全市拥有海岸线1046公里(占福建省的1/3),,是陆地面积的3倍。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山、海、川、岛、湖、林、洞,有着被誉为“宇宙之谜”的白水洋、“海上仙都”的太姥山、“华东第一瀑布”的九龙潦、“人鱼和谐”的鲤鱼溪、屏南的鸳鸯溪、古田的翠屏湖等。屏南县的白水洋、福鼎市的太姥山和福安市的白云山这
3个园区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3、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宁德文化积淀深厚,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文化和艺术也是闽东文化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之一,闽东有许多文化古迹和传说。据史书记载,蕉城霍童山是道、佛两家的圣地之一。这里有“燧人氏造火”和“黄帝造(到)霍”的传说,还有尧帝封太姥的传说。100年前,在闽东开埠设立了福建第一海关一一福海关。留下了朱熹、陆游、冯梦龙、戚继光等历史名人的足迹。除此之外,宁德还孕育出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宋代爱国主义诗人谢翱、明朝爱国将领刘中藻、清朝著名虎将甘国宝、中国世界语第一人林振翰、中国佛教协会首位会长圆瑛等杰出人物。
4、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说明,宁德市实施环三战略的4年来,%,2010年预计GDP增长16%,经济总量将达到720亿元左右,,实现5年翻一番多;工业总产值预计可以突破1000亿元,%,预计可达830亿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目前,全市在建项目总量达2000亿元,是前30年总和的2倍;财政收入2010年可望达到54亿~55亿元,比去年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促进宁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