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与伊拉克战争
当年布鲁图和卡西乌谋刺恺撒,是要将罗马共和国从恺撒的独裁下解放出来。他们像美国总统小布什一样,以为独裁者倒台之后,人民一定会自发支持民主政权。历史的实际进程却远远偏离他们的理想。
某日走过书店,见到考琳?麦卡洛的新书《十月骏马》(The October Horse) 降价降到三折,顺手便买了一本,聊补旅途闲暇。麦卡洛当年以一本《荆棘鸟》(The Thorn Birds) 风行天下。
麦卡洛早已是历史小说名家,美国拥趸多多。“罗马英烈”系列在美国的知名度,至少相当于唐浩明的《曾国藩》在中国。笔者买下这本书,却恰恰与伊拉克战争有点关系。当年布鲁图和卡西乌谋刺恺撒,是要将罗马共和国从恺撒的独裁下解放出来。他们像美国总统小布什一样,以为独裁者倒台之后,人民一定会自发支持民主政权。历史的实际进程却远远偏离他们的理想。笔者就是想看一看,在当时的气氛中,麦卡洛会如何描写恺撒弃世的后果。
果然,当恺撒知道谢幕时刻无可避免,跌倒在地但拉齐衣服以维持死亡的尊严时,麦卡洛的结语是:“恺撒的死亡是一种解放,但所解放的却是混乱”――简直就是伊拉克战争的谶言。
《十月骏马》有个副标题:恺撒和克娄巴特拉。我们对克娄巴特拉的印象,多半来自好莱坞――最近去世的伊丽莎白?泰勒在电影《埃及艳后》(Cleopatra, 1963) 中的扮相。但在麦卡洛笔下,当克娄巴特拉将自己裹在地毯中,躲过与她争夺王位的埃及国王托勒密的卫兵,被送入恺撒大营时,恺撒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没有值得一提的胸部,也没有臀部,只是直筒筒地从上到下”;“只有眼睛是美丽的,很大,睁得很大;深黑眉毛下的深黑睫毛;有着与狮子同色的眸子,金黄”。克娄巴特拉直截了当地对恺撒说:尼罗河已经两年缺水,原因是我身为尼罗河女神却至今未孕,你是传说中的西方来的神,你让我怀孕吧,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埃及的干旱之苦。
恺撒开始真的喜欢克娄巴特拉了――为了她的理解。恺撒的独裁遭到元老院重重抵制,而克娄巴特拉来自东方独裁国家,她天然就能理解恺撒的种种措施。
恺撒当时的职位,中文史书里一般音译为“狄克推多”,或意译为“独裁官”。英文为 Dictator ,我们常说的“专政”(
dictatorship)就从这一单词而来。古罗马的共和国时代,狄克推多的特权中,最厉害的是法律豁免权――任期内任何作为,事后不受法律追究。“罗马英烈”系列的前几部,就说到恺撒利用这一特权,宣布不同政见者为“人民公敌”,随意处死,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恺撒虽非始作俑者,但他当上了就不肯卸职,迫使元老院封他为终生狄克推多。
布鲁图、卡西乌等谋刺恺撒的二十三人,推倒了压在罗马头上的狄克推多,他们被称为“解放者”,倒是与布什总统对驻伊拉克美军的赞美一样。野心勃勃的恺撒副手安东尼,如愿以偿地成了罗马最有权势的人。为了避免内战,他主持元老院赦免了解放者,并建议恺撒的支持者分别请解放者吃饭,以示和平团结。一位以忠诚著称的支持者,在宴会后指着聚集街上的恺撒老兵
恺撒与伊拉克战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