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麦芽糖琐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麦芽糖琐忆
南方的晚冬,呵气成霜,乍暖还寒。只在这一季里,那姨妈家辛苦熬制的,象蚕宝宝模样的麦芽糖,是我儿时里最温存的记忆。记忆的纤细的线,不紧不松的系着我某一点隐秘的神经,在恰当的时间里就会泛滥开来。就像那春的高天里,靠着几乎隐身的丝线拴牢的纸鸢,永远不会无端逃逸。
只是这一次不同,同行的还有我那刚刚懂事的儿子。
生命的维度总是如此相似,看着儿子那疯狂雀跃的样子,我甚至以为那就是儿时的自己。同样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驾着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欢驰,儿子嫌空调开得大了,烦躁的脱下了厚重的外衣。
我在儿子这般大小时,也是在这条道上,来回了不知多少趟。不过那时车子不是汽车,路不是水泥马路。
记忆中那照例是一个寒冬,我也照例的去姨妈家看做麦芽糖。
寒风中,瑟缩在裹着海蓝棉大衣的父亲身后,父亲靠着脚力骑过了几十里地。天愈发的黑下来了。终于看到了那座包子形的尖山,一路冰冻的情绪这时都融化了,这无异于航船见到了灯塔,舵手眺到了彼岸。继续沿着弯曲的机耕路,顺着松林蔽日的矮山,拐进了一片葱郁的竹林,竹林掩映处,斑驳的泥墙,苔深的黑瓦,那便是姨妈家了。
寒风里,那象稻草人一般守望着的,必定是姨妈了。她一路寒暄着推开了嘎吱作响的木门。
一个硕大的灰白石臼,就那么突兀的摆在院子的角落里。中间竖着一根高过我一头的木棍,木棍底下穿着一个油亮的石疙瘩,我知道这是用来捶打麦芽的。任凭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来,想要将它提起一丁点,其实也是白搭。
灰白泥塑灶台的大铁锅里,润黄的木蒸桶在“突突突”的沸水里煎熬,我知道,那蒸桶上诱人的白烟氤氲着的,是糯米的香。
糯米和麦芽,正是做麦芽糖必不可少的原料。
麦芽由小麦粒经一天一夜的浸泡后,捞起平摊在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浇淋三次,待个三四天,麦芽长出二叶包心时就可以了。
石臼里新鲜的麦芽象一只只小蝌蚪,弓着孱弱的细长尾巴,顶着扁圆的小脑瓜,互相挤兑着。表哥手起棰落,可怜那些个小生灵,顷刻化作了一滩软泥。这些细微生命以及身体里流出的液体,等待着兑入尚温热的糯米里进行发酵。
发酵在扎紧了口的布袋里进行,通常需要五六个小时光景。麦芽并不要很多,但它起的作用却很大。它是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还是麦芽糖最终那独特甜味的来源。而且用它制成的天然风味的麦芽糖,具有润肺止咳,化食消积的作用。
那糯米香折磨了我从到家的黄昏直至黝黑的深夜,姨妈早知道我的并不奢侈的心思了。捧着她为我捏的,白胖的溢着金黄的红糖蜜液呼吸着白烟的糯米团,就像从来不曾尝过的千年人参果。狼吞虎咽的下肚,心满意足的我这时才第一次发觉——原来山里的夜黑得好特别。
狡黠的笑弯了腰的惨白月亮嵌在漆蓝的夜空中,那木门外抬头可见的漫天松针,横横竖竖虚虚实实漫无规律的交织着,风神布袋里的风时而被
一把收起,时而又放肆的呼啸,一茬一茬闪着寒光的松针散在诡异的天幕里,时而阒静的令人心慌,时而又癫狂漫舞,丝丝作响有如披头散发的魔女在凄厉啸叫。这不由自主的会揪出我心田角落里那些黑山老妖,白发巫婆之类的鬼怪来。还是赶紧躲进重重的被窝里,踏踏实实睡上一觉吧,时间也已经不早了。
“吱呀——,吱呀——”尖刻如游丝般还打着节拍的声音搅扰了我的酣梦。我睁开迷糊的眼睛,打量着黑洞般伸手不见五指的周遭,一时竟如同漂浮在混沌世外。那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催促声,那早起公鸡“噢

麦芽糖琐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