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第一中学汤万盛
这是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第17课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同室操戈的内战
1946——1949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过渡阶段(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重庆谈判(时间、背景、结果、影响)
(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结果)
2、防御阶段(——)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
3、反攻阶段(——)
(1)经济措施: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影响)
(2)军事措施:战略反攻(时间、部队、意义)
4、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时间、部队、战术、战果)、三大战役胜利意义
5、胜利阶段(-)
(1)北平和谈(时间、背景、结果)
(2)渡江战役(时间、结果、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国内、国际、思想)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重
点
陕北
国民党重点进攻
—)
山东
100万人
130万人
43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373万人
防御阶段(——):
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国统区
解放区
?
重
点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武汉
南京
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