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中国形象.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一、国际传播视域下的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由美国报人约瑟夫?普利策于1917年创立,被视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最初,只设4项新闻奖: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至今已扩大到14项。自1917年以来,普利策新闻奖对美国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奖获奖名录几乎囊括了20世纪美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关注早已超越了国界,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活动已成为美国新闻文化和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事件。
与普利策新闻奖日益增加的全球影响力相对应的,是其在国际环境中对各国形象的反映。从国际社会关系中的对外传播能力来说,一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对外文化传播软实力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均突出强调了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前中国新闻学院的徐小鸽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①杨伟芬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②;李寿源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③从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界定看,虽然表述有些差异,但都在各自层面上对国家形象的内涵作了界定。所谓国家形象,就是指这个国家在国外公众心目中投下的印象,并突出了国家形象的国际层面,也表明了媒体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将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放置在国际传播的视域中,探讨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对我们正确认识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选取了1990年至2010年间部分普利策新闻奖提名及获奖作品,以文章标题或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报道为分析单位,回顾了历年来普利策新闻奖的涉华报道,分析了其涉华报道的内容类型及倾向性。
二、普利策新闻奖对华关注程度的分析
1、普利策新闻奖对华关注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表1 可以看出涉华报道题材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被普利策新闻奖提名和获奖的时间差逐渐减少;新世纪以来,普利策新闻奖对中国题材的关注程程度呈现不稳定状况,但未出现关注中断,报道数量整体上仍呈现上升趋势。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题材报道关注程度的上升,是美国社会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不断扩大的影响的一种回应,实则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重要性的不断上升及其得到的美方认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掌控了全球性媒介系统,支配着全球信息流通的方向与内容,因此这对中国在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有着重大影响。
2、政治、经济成为美国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
将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涉华报道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科技四大类,其中经济包括经济发展指数、跨国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知识产权等;政治包括国际关系、法制、新闻自由等;社会包括就业、福利、环境污染、灾难等;文化与科技包括民俗民风、体育、科研等。以1999年至2008年的获奖作品的涉华题材为对象,其内容类型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
其中2008年的调查性报道奖,获奖作品涉及到中国公司非法生产有毒药品及日用品,文章5篇;2007年普利策国际报道奖,获奖作品是一系列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伴生的种种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