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期待2007.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期待2007
一个朋友11岁的女儿问他,什么是二元方程?他回答说,解决一个问题用一元方程,如果是要同时解决两个问题,需要用二元方程;解二元方程比解一元方程要复杂些,只能从两个未知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推算中,才能得出问题的解答。女儿又问,如果有三个问题呢?他说就用三元方程。女儿悟。
这跟目前的改革情势很类似。2006年在成就、问题和争论中匆匆走过,留在改革史上最大的痕迹,可能莫过于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正式提出。以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事业进入了一个二维目标阶段,研究和制定改革策略,也进入了一个必须采用二元方程的思维模式的新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我们习惯于用经济学的逻辑来思考和表述改革,习惯于认为经济建设将能解决中国的主要问题甚至是全部问题,习惯于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看成是改革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习惯于用经济增长的指标来为改革本身辩护。经过27年的努力,就增强国力和“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而言,“经济改革”的一元方程的思维模式无疑成功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用一元方程去解决多元的社会问题,其思路本身就存在很多缺陷:一是结果扭曲,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腐败现象愈演愈烈;二是备受指责,无论是针对改革的成果评价,还是对改革的指导思路;三是很多问题无解,如权力制衡、民情上达。与此相关的是,一元思维的改革使得改革者和改革研究者一直承受着来自不同层面的道德指责。

用二元方程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下一阶段的改革,意味着我们必须改变经济人的假设为社会人的假设,意味着我们除了关注公众普遍的、几乎同一的收入增长的需求之外,还要考虑不同人群之间差异化的、非经济的、有时甚至是互相抵牾的需求,意味着衡量改革成就的指标除了经济学的系统指标外,还需要一套社会学乃至社会心理学的指标。从研究改革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经济改革是在官产学媒的强势联盟的推动下进行的,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的和谐社会建设,靠什么来推动?靠既得利益阶层获利回吐的良心善意,还是靠弱势群体的挣扎呐喊?
二维目标下的改革,虽然是改革思路的深化,但同样也会受到质疑和

期待20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