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一节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今人编有《蒲松龄集》。
《聊斋志异》的写作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聊斋自序》)
康熙十八年(1678)初次结集
康熙四十六年(1707)尚在修订
《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耳目所睹记,里巷所流传,同人之籍录”(蒲立德《聊斋志异跋》)
《聊斋志异》的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抄本
乾隆十六年(1752)铸雪斋抄本
刻本
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本
整理本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自序》:“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二、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贿赂公行:如《考弊司》
,贤愚不辨:如《司文郎》
,黜佳进庸:如《贾奉稚》
,神魂颠倒:如《王子安》
三、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喜剧故事《婴宁》,曲折地表现对封建礼教、世俗婚姻的不满。
悲剧故事《晚霞》,既歌颂坚贞爱情,又讥刺邪恶势力。
①鼓吹“真心”“至情”
《阿宝》孙子楚的痴情
《香玉》黄生与牡丹精香玉生死相爱。
②宣扬“知己之爱”
《连城》连城与乔生结为“知己”,生死相爱。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崂山道士》:一世家子弟学仙得道故事:学任何东西都须持有恒心,而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而吹牛皮,必然碰壁。
《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对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
第四章 聊斋志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