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题目:林则徐与鸦片战争
适用范围: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鸦片战争》。这一单元主要介绍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一系列反侵略的过程。
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余晖,很快就黯淡下去。反观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他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面对列强,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出现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如: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等,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历经抗争、失败、在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1840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同时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本课没有重复初中历史课本中对鸦片战争中军民反抗的种种列举,而以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起因和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必修一的都是刚刚迈入高中的新同学,由于初中的通史教育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来自不同学校,通过不同老师的教学,加之自我的学习掌握情况都不同,所以很难整体把握。所以再设计这一课,我想找一个独特的视角,无论对历史知识,对鸦片战争了解的多与少,都能参与其中,调动大家。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想到通过林则徐这个人物入手。通过对林则徐这个人物信息的搜集和介绍,让大家通过换位思考来观察历史,反观鸦片战争。我觉得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历史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又能调动学生,让他们对当时的社会,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以及人的心理等都能有自己的感悟。
教学目标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和所签订条约的内容;
;认识到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影响;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林则徐的生平经历体会鸦片战争的开端,过程;
教学难点:《南京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词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林则徐的经历介绍。
六、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人物感受的方式展开新课,引发学生兴趣,通过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来感受鸦片战争中的基本史实,缓缓拉开鸦片战争的大幕,最后通过讨论分析“林则徐若不被撤职查办鸦片战争会胜利吗”来升华对本课的认识。

(1)请学生讲一讲自己认识的林则徐
(2)老师PPT展示林则徐的生平简介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编译《四洲志》等外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17-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