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AML诱导治疗新方案 】是由【148517381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AML诱导治疗新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AML诱导治疗新方案
如何提高诱导缓解率?
始于1973年的“3+7”方案
是否容许加入新药联合治疗?
柔红霉素60 mg/m2 iv(1-3)
阿糖胞苷200 mg/m2 ci (1-7)
DA 3+7金标准
依托泊苷
6-硫鸟嘌呤
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
氟达拉滨
克拉屈滨,氯法拉滨
洛莫司汀
阿糖胞苷4000 mg/m2
阿糖胞苷6000 mg/m2
双重诱导治疗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安吖啶
柔红霉素90 mg/m2
+
CALGB:
Rai K et al. 1981
Yates KR et al. 1982
Fernandez HF, N Engl J Med. 2009 24;361:1249-59.
Burnett AK, J Clin Oncol. 2011 1;29:369-77
诱导治疗结果n=403
随机分组
DA-7
DAC-7
CLAG
CLAG
DAC-7
DA-7
CR
CR
CR
NR
NR
CR
CR
PR
PR
PR/NR
PR/NR
47% vs 64%
p
CR
22%
8%
72%
69%
ED -14%
ED -15%
10%
%
29%
%
6%
16%
3%
1%
%
%
PALG DAC vs DA 研究
Holowiecki J., et al. Leukemia 2004
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DAC: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克拉屈滨
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
NR:未缓解;ED:早期死亡
诱导治疗:血液学毒性反应
DAC-7 (n=200)
DA-7 (n=203)
P值
发生以下事件的时间
(天)
ANC <×109/L
19 (6-74)
19 (0-60)
NS
PLT <50×109/L
21 (2-47)
20 (5-41)
NS
恢复时间(天)
ANC ≥×109/L
24 (4-40)
24 (10-63)
NS
PLT ≥50×109/L
23 (5-49)
23 (15-34)
NS
PALG DAC vs DA 研究
Holowiecki J., et al. Leukemia 2004
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DAC: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克拉屈滨
AN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PLT:血小板计数
Holowiecki J., et al. Leukemia 2004
DAC-7 vs DA-7:细胞遗传学高危组
无病生存率
时间(年)
生存概率
Holowiecki J., et al. Leukemia 2004
DAC-7 vs DA-7:> 40岁患者
无病生存率
时间(年)
生存概率
首轮诱导治疗后,DAC-7组CR率显著高于DA-7组(64% vs 47%,P)。
2. 两组毒性反应相似。
结 论
克拉屈滨+多柔比星/阿糖胞苷:用于初治AML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
Holowiecki J, et al. ASH 2008. Abstract 133.
初治AML患者
(N = 652)
柔红霉素60 mg/m2 iv, d1-3
阿糖胞苷 200 mg/m2 ci, d,1-7
(n = 210)
柔红霉素60 mg/m2 , iv,d1-3
阿糖胞苷 200 mg/m2 ,ci,d1-7
克拉屈滨 5 mg/m2 , 2-hr 输注,d1-5
(n = 223)
柔红霉素60 mg/m2 , iv, d1-3
阿糖胞苷 200 mg/m2 , ci, d1-7
氟达拉滨 25 mg/m2 , 30-min 输注, d1-5
(n = 219)
首轮/第二轮
诱导后CR
大剂量阿糖胞苷
移植/观察
维持治疗
大剂量阿糖胞苷+
米托蒽醌
退出研究
第二轮诱导治疗
首轮诱导后PR
未缓解/第二轮诱导后仍为PR
不同化疗组和细胞遗传学风险组患者总生存率的分层分析
Holowiecki J et al. JCO 2012;30:2441-2448
©2012 by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死亡率降低
死亡率升高
中危
低危
不确定
高危
中危
低危
不确定
高危
风险比(95% CI)
AML诱导治疗新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