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辩证看待金融宏观调控与中部崛起.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辩证看待金融宏观调控与中部崛起
货币政策对总量调控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个长期的结构调整,随着信贷规模的紧缩,信贷资金投放的区域分布必将出现一个新的格局。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部六省迎来了中央“10号文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亟需高速增长的信贷支持,而此时中央进一步紧缩信贷,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此,中部省份的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发出了“生不逢时”的慨叹。的确,中部崛起与调控政策的“碰撞”让中部一些政府官员、经济界人士产生困惑。对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调控政策走势,深刻理解和领会中央本轮调控的意图,辩证看待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将宏观调控与中部崛起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当前宏观货币政策走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结构性问题仍然严重,经济运行中过剩的流动性已经引发了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和资产价格加速上涨的情形。信贷投放过快已经成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强烈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结合,便产生了新一轮投资过热问题。
1-6月份,,完成全年计划的87%。信贷投放过快带动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个别地区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投资过热的风险正在积聚。

这种情况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见端倪。国务院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中明确提出“控制货币信贷投放,适度控制投资规模,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的宏观调控方向。从目前情况来看,抑制过剩的流动性,防止经济过热是当前以及下一阶段宏观货币政策的基调。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紧缩信贷投放,对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两次微调的同时,两度动用调整准备金率这一“猛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力度,旨在进一步抑制流动性过剩。
从目前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看,政策的基调基本上还是“微调”为主的思路,采取边观察、边决策、小幅微调的办法,而没有采取震荡较大,对市场冲击较大的政策措施。但在流动性充裕和利差扩大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仍然存在持续的内在放贷冲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调控效果。从近期经济运行的情况看,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不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将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来遏制信贷和经济过热增长。


深刻领会宏观调控政策意图

中央提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适度从紧信贷投放的同时,还提出不搞过去的“一刀切”,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这实际上是给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落实上一个更大的操作空间,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把握上提出更高要求。
从目前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本轮调控的重点应该是东部地区和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地区在总体上应是“保”的对象。至于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中央意图非常明确,旨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快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而带动产能过剩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安徽为例,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大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对安徽有影响的主要有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4个行业,这4个行

辩证看待金融宏观调控与中部崛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