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一中2012级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宁顺德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碳族元素
[学习目标]
能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推测碳族元素的某些性质,知道碳的三种重要的同素异形体及导致它们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的原因。记住碳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
一、碳族元素
完成《创新方案》P59,阅读P60[拓展发现],并完成下列填空。
碳族元素形成化学键的特征是,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熔沸点最(如)。在碳族元素的单质中,碳是;硅虽然是非金属,但却金属(为色固体),且为体;锗具有性,但金属性比非金属性,为半导体;锡和铅为,金属性锡于铅,金属活泼性锡于铅。碳族元素的单质中不能与H2直接化合。四氧化三铅与浓盐酸的反应为。
二、碳和碳的氧化物
完成《创新方案》P59,阅读P61[拓展发现],并完成下列填空。
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
石墨
C60
晶体结构
构型
晶体类型
化学键
键角
-------
C数/键数
每个最小环的平均C数
主要物理性质
熔点比较
导电性
其它
稳定性比较
------
用途
。制金刚砂,制晶体硅,制电石;工业上常用C制金属,C在高温下具有性,与非金属氧化物一般生成,与金属氧化物生成。
: ,检验CO的方法是,CO2助燃的反应为,归纳单质与其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三、碳酸盐
:碱金属的正盐溶解度酸式盐(如:Na2CO3 NaHCO3);碱土金属(第ⅡA族)的正盐溶解度酸式盐〔如:CaCO3 Ca(HCO3)2〕。稳定性:难溶性的碳酸盐、(NH4)2CO3及酸式盐受热;可溶性的碳酸盐较稳定,受热;一般来说:稳定性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酸式盐与碱反应时的产物要根据相对用量判断。在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和HCO3-的检验:(1)CO32-的检验方法:向待检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生成,再加入,白色沉淀又溶解,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检得溶液中有CO32-。
(2)HCO3-的检验方法:向待检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的可溶性盐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如等)溶液,溶液中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溶液中有HCO3-。
[典例精析]
,现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用测定生成CO2体积的方法计算出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较准确地测出生成CO2的体积,在反应结束后加热反应混合物,使溶于溶液中的CO2逸出,待冷却至室温后测CO2的体积(加热时蒸发的水的体积忽略不计)。右图是实验装置图,其中,B和C可供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CO2气体的体积时,可选用B或C中的一种与A连接,你将选择____(填B或C),不选另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或C中所盛的液体应为_________(选填编号)。
(3)在正确选用了B或C中所盛液体后,则实验过程中
碳族元素-成都龙泉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