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野鸡坪村抓关键促发展.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野鸡坪村抓关键促发展
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的野鸡坪村,栋栋农家小舍座落于大山与田野间,在一片绿色稻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农家院落里,户户窗明几净,空气中飘溢着花香和豆腐的淡淡清香。
过去,野鸡坪村曾因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困难。近年来,通过强班子、壮队伍,抓特色、促和谐,全村仅第三产业年均产值达52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100元,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小康之路。

从群众最关心的脱贫致富产业抓起

野鸡坪村以“种养稳村、加工活村、劳务富村、个体强村、旅游促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经济,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年50岁的党员姚源平是做大做强豆腐加工业的代表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加工一两锅豆腐来换取油盐和肥料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发展传统的豆腐加工也能成为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
2006年4月,玉屏自治县驻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胡家,鼓励其再将豆腐加工业扩大,并将自己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情况,以及豆腐加工业的发展前景预测讲给姚源平听,打动了姚源平对扩大豆腐加工业的信心,继而在每天加工3锅豆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锅,通过与县城一些宾馆联系,姚源平加工出来的4锅豆腐每天就销售一空,月均纯收入达1200元。
村里还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87万元,建起野鸡坪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起大棚蔬菜与优质稻谷基地300余亩。同时以“加工―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发展起豆腐加工98户,养殖大户28户,现该村以干豆腐、菜豆腐、豆腐果等为主的豆腐加工系列产品,已畅销岑巩县、湖南新晃县、四川秀山县等地,年均创收100余万元。

从群众最盼望的致富领头雁育起

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农村党员与乡土人才的核心作用,调动了全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了激活“火车头”,该县以“两推一选”和“海选村官”等新的选举方式,配强了野鸡坪村级班子,实施了村干部素质工程,先后选派了县委党建扶贫工作队、新农村工作队驻村指导建设。2001年,村党支部书记姚沅军带头经营农副产品、钢材等生意,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之后,他每年无偿拿出2万多元,先后帮助本村姚建平、吴绪海等60多户困难群众,发展个体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03年,村主任杨秀荣带头发展豆腐加工致富后,把目光锁定在用豆渣养猪、猪粪发展沼气和种豆解决加工原料上,先后带领姚源魁、姚本灿等群众,探索出一条“加工―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要想富,跟支部”,是致富能手吴进在“两个双向培养”活动中发出的由衷感慨。2003年,靠发展养鸭致富后的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主动带领本村3户群众承包了500余亩荒山,发展起桃李、枇杷、杨梅等经果林160余亩,如今他已成为党员中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2002年,,瞄准周边市县餐桌,发展起年规模达3000余只的养兔业,当年还清贷款纯赚1
万余元后,配套性地发展了养猪业、豆腐加工业和运输业,全

野鸡坪村抓关键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