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的起源及明目:“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最早解释“六书”一词的是西汉的刘歆。他在《七略》上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把六书作为解释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是汉字学者的普遍观点。
六书的起源及名目:
刘歆以后,解释“六书”名称的有三家:
1、班固。他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修撰《汉书·艺文志》,全搬了刘歆的解释。
2、郑众。他为《周礼·地官·保氏》作注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3、许慎。许慎受到刘歆的启发,费几十年的功夫整理汉字,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六书理论。
《说文·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表。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会长是也。”
次第
名称
出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班固《汉书·艺文志》
象形
象事
象意
象声
转注
假借
郑玄《周礼》注引郑众
象形
会意
转注
处事
假借
谐声
许慎《说文·序》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班固、郑玄、许慎三家有三点不同:
。
。
、郑两家只是列举六书的分名,到了许慎时才有“六书”的定义,可见“六书”这种文字学理论,在许慎时才算完全成熟。因为:
首先它排定了“六书”次序;
其次它修正了“四象”之名,使意义更加明显;
再是六书”下分别加以界说并举例说明。
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千余年间学者研
究古文字都没能超出它的范围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脱胎于图画,古文字中的
象形字大多保留图画的味道。例如:
但象形字不等于是图画,大都带
有写意性质的,例如:
有时还可把肢体部分省掉,只画头
部,例如:
下面我们就结合许慎的“六书”来谈谈汉字的结构
一般说来,象形字都为独体字,既不能拆成两个构字部件的形体,但有的象形字却需要以另外的形体来作陪衬,这样才使该字所像之物明白无误地展示给读者。例如:
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据有人对《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作的统计,象形字为264个,%,但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其它三种构字法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或加某一抽象的符号(指事),或合两个独体象形字以会意(会意),或以一个象形字表示义类,一个象形字表示声类(形声)这样形成的。
分类举例如下:
(1).有关人体的:人、大、子、巳、女、夫、目、耳、口、自、眉、而、手、足、止、心、胃等
(2).有关动物的:马、牛、羊、鹿、豕、鸟、隹、象、犬、虎等
汉语言文字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