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启动效应的心理机制初探
摘要
关键词
1 引言
阈下启动效应作为无意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阈下启动是在个体在没有意识到知觉刺激的情况下,对之后呈现的相关刺激的加工产生影响的现象,即个体在对刺激最近的加工经验可以促进随后呈现的相关刺激的加工。由Marce的研究为先导,人们对阈下启动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阈下启动效应的心理机制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练习能产生显著阈下启动效应,练习建立的不是简单的汉字——反应模式, 而是汉字——范畴模式, 即阈下语义启动主要通过无意识的范畴产生, 而不是汉字——反应模式的自动化。阈下启动的知觉模式认为关于阈下启动的研究都表明阈下启动出现在知觉加工阶段。而有的研究表明阈下启动的研究中,知觉处理以及自动加工并不需要意识行为的参与,但是对语义信息的加工则可能需要意识发挥作用,这也可能是阈下语义启动较难得到证明的一个理由。刺激呈现时间如此短暂以至于被试并不能由知觉而上升到语义分析。在当前的研究中,阈下启动效应主要存在两种心理机制:“汉字—反应”模式和“汉字—范畴”模式,而忽略了一个很大的可能:阈下启动效应的心理机制可能并没有发展到高级的加工水平,而只是知觉加工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前人的研究漏洞,对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检验。
2 实验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1级学生中招募30名被试,所有被试均无身心健康问题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对本实验目的一无所知。
材料
实验所选20个汉字全部选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均为高频汉字,其中有十个字属于动物类,另外10个属于非动物类。汉字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图片大小为240cm(长)*170cm(宽)。
实验仪器
心理学院PC实验室计算机30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采用范畴分离任务:呈现某个汉字,汉字分别属于动物——非动物范畴,要求被试判断该汉字所属的范畴。
使用E-,总共有304个trial,分为3个block(练习32个、间接测验256个、直接测验16个)。汉字随机呈现在电脑屏幕的左边或者右边。采取不同按键组任务排除额外变量所造成的实验误差。采用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因变量。实验的显著性水平采取P<。
2×2两因素实验设计
同范畴—同位置
同范畴—不同位置
不同范畴—相同位置
不同范畴—不同位置
相同按键组
X1……X30
X1……X30
X1……X30
X1……X30
不同按键组
Y1……Y30
Y1……Y30
Y1……Y30
Y1……Y30
被试分组
把3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正式施测时,一组接受相同按键组任务,另一组接受不同按键组任务。
练习阶段
用于练习阶段的词有4个,动物范畴2个,1个作启动词,另一个做目标词,非动物范畴。两组被试都接受相同按键组任务,如果是动物范畴,则按“F”键,否则按“J”键。
看到目
阈下启动论文 附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