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言文《清史稿施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言文《清史稿施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二十年,郑锦死,子克塽幼,
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
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
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
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给事中孙蕙疏言宜缓征台湾。七月,彗星见,户部
尚书梁清标复以为言,诏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
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踞澎湖,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
溢于帕。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东指鸡笼峪,西指牛心湾,分贼
势。琅自督五十六船分八队,以八十船继后,扬帆直进,取澎湖,国轩遁归台湾。克
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人谓琅必报父仇,
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明季设澎水标于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
1
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且此地原为红毛所占,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
惑人心。盖筹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琅又
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与刘国轩、冯锡范及明裔朱桓等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
衔,国轩、锡范伯衔,俱隶上三旗,余职官及桓等于近省安插垦荒。寻苏拜等疏亦用
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傅,赐祭葬,谥襄壮。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 /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 /至台湾/
B.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C.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D.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花翎,是清代的一种冠饰,多为皇室贵族和高级官员佩戴,是一种辨等威,昭品
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用。
B.互市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边境贸易的通称。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C.旗,指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
D.太子少傅,官名,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为
“三公九卿”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
A.施琅精于谋略,长于用兵。面对台湾守军的严防死守,施琅联络旧部作内应;澎
湖之战中,精心谋划,排兵布阵,大获全胜。
B.施琅骁勇善战,厥功甚伟。攻台过程中,施琅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缩;平
定台湾,终于使之回归祖国,得以加官晋爵。
C.施琅坚持己见,力排众议。面对台湾需要缓征的不同声音,施琅据理力争,坚持
攻台;面对台湾弃留的争论,他准确分析形势,说服朝廷驻守台湾。
D.施琅深明大义,尽忠为定台湾之后,他将国家大义置于私仇之上,释放郑
克塽,并劝其投诚,为其请封;他多次进言,设立台湾官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
(2)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
14.施琅统一台湾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针对台湾的弃留之争。施琅主张守而不
弃的理由有 哪些?( 3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 C
11. B
12. D
13.(1)请求催促地方筹备粮食军饷,只要遇到便利天气就可进军,并请求调度陆
军官兵协助围剿。
(2)我特意提拔重用你,是因为你能不辜负使命,把盘踞台湾六十余年的贼寇,一
举 消灭。
3
14. ①战略位置重要 ②防止外来侵略 ③维护国家统一 ④迁民不易
4
文言文《清史稿施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