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
委婉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时,往往会采用直接率性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直接语;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在这个时候人们会选择隐含性的表达方式,这就形成了委婉语。由此而知,委婉语是相对于直接语而言的,它在语言研究中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委婉语的运用均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委婉语的运用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那些美好悦耳的词来替换那些过分外露引人反感、恐惧的词语,使言语更得体,交际也更容易进行,因而可广泛采用。
1、死亡
汉语中替代“死”的委婉语很多,另外有些委婉词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听者能理解而且更容易接受,如:
(1)聂耳以23岁的青春年华,过早的写下他生命的休止符。(何为《他的进军号》)
(2)杜月笙疾病缠身,身体极度虚弱,最后油枯灯尽,魂断香江。
作古、归天、归西、魂游地府、永眠、长眠、含笑九泉、无常、仙逝:指人去世
坐化、圆寂、涅槃:指僧尼之死
见背:指父母或长辈去世;
千古: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除此之外,与“死”有关的字眼也用相应的婉词来替代,如:临死时叫“大限、弥留”;坟墓叫 “阴宅” 等。
2、人体的缺陷
一个人高矮胖瘦俊丑是天生的,但谁都希望自己更潇洒漂亮一点。当你对一个人外貌进行评价时,长得有点缺点的要尽量捡中听的说,这样说减轻了直言的刺激和伤害,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与心理呵护。
成年男子胖称“壮”、“富态”,瘦称“精干”、“干练”;成年女子胖称 “富态”、 “丰满”,瘦称 “苗条”;小孩胖称“壮”、 “发育好”、 “结实”,瘦称 “秀气”、“清秀”,只要不太过就可以这样称,但如果太过的话,最好保持沉默。
3、日常生活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有许多委婉语。如北京话中 “舌” 与 “折” 同音,人们为了求吉利,用“口条儿” 代替 “猪舌头”。另外 “鸡爪” 改为 “凤爪”;送钟改为 “送表”;失业婉称 “赋闲”;穷光蛋婉称 “拮据”。老师对学生的评语也多采用委婉语的形式,以免伤其自尊,如用 “学得慢” 婉称 “反应迟钝”。
5、不良现象
对于不良现象,人们一般持厌恶的态度,但是在某些场合或因为不愿提及或因为不好意思就改用委婉语来说明,比如 “第三者” 比 “情夫/妇,姘头” 含蓄。犯罪,直言时感到缺少同情心,犯罪者也会觉得丢人现眼,受人鄙视,因此就用 “失足、出事了” 来婉称。
6、伤、病、残
人人都有求吉避凶的心理要求,尽量使用吉祥一些的词语来替代人们有所顾忌的词语,这样可以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与自卑感,创造良好的心境。
如某些轻度的病症称 “头痛脑热、气色不好” ; “牛皮癣” 称 “银屑病”;四肢残疾称 “手脚不灵便、走路不便”;偏瘫称 “半身不遂” 等。秃顶婉称 “谢顶”;耳朵聋称“耳背、耳朵不灵”。其它的还有“挨了一下子”、“划了个口子” 等代称“受伤”。
语言学 委婉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