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与情境 中古辞赋诗化论.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学
声律与情境
中古辞赋诗化论
! ∀# ∃—# % & ∋()∗()+ ,
+ ! −()
. (/ ! 0 ! ∋∗)12
1 % ! ∗! ∋)−()3 ! −∋
∗! # % ∗
4 ) (/ !
()5 ! ∗
1 5 )% % ∀! # ∀, )! ∀(
许结
6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 7 8 9 9 : ;<
、。,
我国古代辞赋基本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汉而追踪楚辞的基础建安文人仿骚而变骚即
、, , ,
迄唐宋元以降三大阶段而对其兴于诗而亡于改变楚骚长篇抒情而以小品写骚情驳正汉大
、, , 。
诗之过程始终介乎诗和文之间擅变的主旋律赋因“假象过大”而窒情之意具即兴抒情性质
, 、、、
笔者已撰文概述 6详《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其如王聚《登楼》张协《洛楔》束哲《贫家》陆
。, , ,
载《学术月刊》8 : : = 年第> 期< 本文拟从历史的机《思亲》或悲或喜或怨或慕然短篇骚体抒
,
6 < , 。,
角度对中古魏晋迄唐赋家变汉代散体大耐情实为文士崇尚风习建安赋的诗化还表现
、, 、、
定式而进行的历时六七世纪的赋体诗化道路于众多诗赋同题创作如曹王曹植王架之《寡
, , , 。,
作一初步探索以规测其所建构的以声律为基妇》诗赋皆用骚体情格俱似继后潘岳有同
、。,
础以情境为追求的赋学审美世界题《悼亡》诗赋, 谢庄有同题《舞马》诗赋沈约有
, ,
同题《反舌》诗赋庚信有同题《镜》诗赋二者限

界泯合, 日益明显
、, , , 、,
诗赋关系渊承虽久至有“赋诗之铺陈 7 东晋山水赋之兴起使诗赋创作审美风
· , 。
者也” 6刘熙载《艺概赋概< 说然在赋体形成格更加契合
、, ·
初期尤其是汉代散体大赋立格赋即以散化特《世说新语赏誉》载. 孙绰与庚公共游白
, 。. , ,
征独立成体与诗疏隔甚远可以认为正是汉石山卫君长在坐绰竟以“此子神情都不关山
, ,
代赋家以文为赋铺陈体物才使文学对自然现水, 而能作文”质疑可见晋人游放山水的自觉
, 。, ,
实的摹写再现能力得到高度发扬这也确立了审美意识晋人山水情趣多见于山水诗赋迫
。, , , ,
赋的历史地位但是随着文学的发展和汉赋文至东晋渡江文人南迁江南秀丽山水竞呈赋
。、、
化的旁落, 赋家逐渐感受到大赋因过份体物叙家笔端如郭璞《江赋》庚阐《海赋》孙绰《游天
, 、, ,
事而掩盖了作家的创作情志故在忏悔心理和台山赋》顾恺之《观涛赋》等融情于景抒心写
, , 。
批判意识支配下创作上自觉地开始了对先秦意全同当时山水游观诗作这种山水怡情的诗
。,
诗人之志和骚人之情的归复东汉出现的“诗赋赋创作, 到晋宋之际谢灵运等文士笔下尤臻极
、、。,
连体”现象建安时代诗的赋化和赋的诗化魏境就赋而言山水描写促进其诗化又突出表现
,
晋文坛中心由辞赋向诗歌的转移均揭示了中在两方面. 一是由山水外部形态之描写渐转于
。。,
古文学这一重大的历史演变人的主观审美体验在谢灵运山水赋中时时可
, ,
考察中古辞赋诗化路径大略又经历了四窥诗人“生何待于多资理取足于满腹” 6 山居
。,
个阶段. 赋< 的忧患情绪

声律与情境 中古辞赋诗化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416 KB
  • 时间201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