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限购后,北京或征收拥堵费
近日,北京市政协召开的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传出消息,北京市交通委会同本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在充分借鉴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经验基础上,初步制定了北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
多年来屡次被提及的拥堵费政策,或将在北京市动真格了。此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包括单双号限行、汽车限购、提高停车费等多项措施,但“人在堵途”的状况始终难以改善。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对38个大城市的“城市病”指数进行排名,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堪称“首堵”。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提供了更翔实的数据:2015年,北京交通拥堵较2014 年有所加剧,日均拥堵时间(中度拥堵、严重拥堵)共计3 小时,与2014 年的1 小时55 分钟相比大大加长。
对于“堵城”北京来说,征收拥堵费会是一招“必杀技”吗?拥堵费该如何征收?收了就能不堵吗?
征收拥堵费有法律依据吗?有调研数据支持吗?
北京常务副市长: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
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消息,由来已久。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副处长周天去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其实从2010年28条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出台的时候,就提出了拥堵收费的设想。”
通过控制上路车辆的数量来缓解道路拥堵,一种意见认为收费是个好办法。提高私家车出行成本,可以使一部分开车的人转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据《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显示,目前北京拥有18条地铁线路,876条公交运营线路。庞大的公共交通网覆盖了整个城区,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要求。此外,征收拥堵费、减少车辆上路,也将对治理北京城区的空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条件还不成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就表示,出台拥堵费的方法来治堵,起码需要两个逻辑支持:第一,拥堵的原因和上路汽车的数量之间存在更紧密的因果关系;第二,采用收费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拥堵,尤其是有效区分拥堵的造成者和受到拥堵的困扰的人。“这两个因果关系,在北京市政府的决策中并没有任何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
此外,在关于拥堵费的讨论中,法律依据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取拥堵费在法律上确实不容易找到依据。很多政策在出台前需要在法律上加以界定,之后再反复征求公众的意见,而目前收取拥堵费的问题显然不符合条件。”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经营性公路和还贷性公路可以收费,城市的路面交通收费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还是有关拥堵费的问题,都要立法先行。”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征收拥堵费能否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提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北京团开放日活动时给出了答案:“拥堵费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的是从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这个角度认真地进行研究。研究论证它是有程序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收费如
限行、限购后,北京或征收拥堵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