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
——寿光市“1248课堂策略”综述
山东·寿光隋慧成隋艳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有效教学时间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课堂是学校的心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大本营,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之一,在新一轮素质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要寻求大突破和大发展,就要在创新教书育人方式上下功夫。近几年来,山东省寿光市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积极构建并实施“1248课堂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秉持“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就是务本主义。对于务本主义的提出,寿光市教育局副局长董有才这样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最根本的素质要素是道德。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把‘育人即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突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育人的主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在于课堂育人,素质教育新政的转折点和制高点也在于课堂育人。为此,寿光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立足课堂挖掘学科育
人元素,将学科育人与一系列品行养成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并创立了三个层面的育人机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育共同体、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学生自我教育共同体和以社区为核心的闲暇教育共同体,实现了“全员合一育人、全程同一育人和全面统一育人”的目标。
一是教育目标层次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出小学板块、中学板块德育教学目标,并将各版块层层分解,制定出不同年级施教目标,切实做到了“宏观调控”、“微格运作”的目标体系和运作机制。
二是教育内容序列化。各中小学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诊断、家长课程、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找准学生网恋、攀比、抗挫能力差、情感缺位等“精神缺钙”症状,开展良好品德教育、日常学习行为规范、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三大类共计37项专题训练,建构起清晰明了、科学可行的序列化结构树。
三是教育途径网络化。各学校通过四个“狠抓”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合力。狠抓学生组团队建设,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品行升华;狠抓家长队伍建设,通过家长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支招、远程会诊、讲师团报告等形式,大力提高家长德育执教能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德育教师、任课教师、班主任等齐抓共管的班级氛围和育人合力;狠抓三级队伍建设,形成政教处、年级组、班级于一体的纵向管理网络。
四是教育方式多样化。各学校在加强课程育人的同时,还通过升国旗仪式、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会、模拟法庭及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
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熏陶、道德教化。
五是评价方式多元化。各学校积极开展多元评价,利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避免“一好”取代“三好”的错误做法,全面开展星级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
评、社会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结果全部纳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全程全面。
六是教育管理制度化。为真正将品行养成教育常规化,各学校还成立了品行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出台了《品行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品行养成教育近期规划》、《品行养成教育远景规划》等,力求将“育人”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着力点。
坚持“两条腿”走路
“两条腿”就是指在课堂上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在教学中落实课堂有效教学要术“双20条”,从而实现“两打两提”目标。
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不同实践背景和理论底蕴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但就理想课堂的标准应当而且必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和判断,那就是:优质高效。概括地讲,“优质”指的是课堂的人文精神和育人质量。“高效”指的是课堂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效率。基于这一点,寿光市提出了“两打两提”的目标,即打造“真是”课堂,提升教学效益;打造“和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所谓“真是”课堂,就是课堂教学要讲科学态度,教学行为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
要真实自然、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所谓“和合”课堂,就是课堂教学要有人文气息,课堂中体现出师生的人文精神,要民主公平、合作互助、乐观向上、和谐美满。这里的“效益”主要指向学生的学习力,而“品质”主要指向学生的精神和生命成长力。
“真是”课堂与“和合”课堂的精髓,简言之就是“科学加人文”。为了实现这一课堂理想,寿光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经过充分调研大胆探索提炼升华,创立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课堂有效教学
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