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应尽早
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老板事业有成,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他回家,父亲向他提出一个心愿,想到首都北京去一趟,登上天安门城楼挥挥手,让儿子用相机给他留个影。儿子听后告诉父亲,很简单,不是多大的事儿!哪天有时间一定带您去北京!然而三天五天过去了,三个月五个月过去了,三年五年过去了,一直到老人去世,也未能实现老人这个心愿!儿子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喟叹无论多少钱再也买不来已经失去的东西。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皆以孝字为先。卧冰求鲤,鹿乳奉亲,二十四孝的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李密的《陈情表》中表达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当时的人们,也感动了一千多年后今天的我们。《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只有先尽孝,才能尽心事君,才能修身养性。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我们应该先尽孝,方能毫无顾虑的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孝,是人之根本,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及时尽孝。
“百善孝为先。”这是清人《围炉夜话》中的一句名言。因为孝是人类最根本的至理,是最根本的人伦,是最根本的共识。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解字》讲“孝”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当有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到人世间什么事最不能等待?他的回答既出人意料又振聋发聩,那就是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过于行孝。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不
能等。
孝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的,它体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耐心听取妈妈的唠叨是孝,因为她唠叨的出发点是为他的孩子着想的;节假日、父母生日时回家看望父母是孝,因为节假日、父母生日的时候,也是他们更挂念孩子的时候;工作忙打电话问候是孝,真正忙、实在脱不开身,父母会劝你以工作、事业为重;帮父母做家务是孝,父母在身强力士时,把更多的时光和精力花在了我们身上,我们回到家不要像客人似的,任由父母忙活;满足父母的小小心愿是孝,因为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在他们那里可能是整日念念不忘的大事;理解谅解父母是孝,有时父母对我们存有偏激的看法或者误解,切不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因为那样会使父母更加伤心,要和风细雨地向他们慢慢解释清楚;不嫌弃父母是
孝,父母年龄大了,行动不灵便了,形象也没年轻时美好了,爱慕虚荣的我们有时却冷落父母关心我们的举动,比如父母去大学里给孩子送衣服,孩子却不愿让同学看到自己的父母,想想父母又是如何从襁褓中的婴儿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自古母不嫌子丑,可怜天下父母心;为父亲订一份报刊是孝,为母亲添一件新衣是孝,督促父亲戒烟是孝,为母亲梳头、洗脚是孝??那种在父母生前不知孝顺,但在父母去世时风光“厚葬”的人,是为不仁不义鲜廉寡耻,势必被人所唾骂。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如此,何况人乎?!
世上什么事都可以等,惟行孝不可以等,行孝要尽早美国的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他把孝顺放在了人生的第一位,这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和深思。
尽孝的事例:
一家大公司,要通过竞选招聘一名许多人青睐的部门经理,而其中公认的有力竞争者就有好几个。这当中就包括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
正当他精心准备参加迫在眉睫的竞选事宜的关键时刻,忽然接到远方家人的消息,说是他久病的老父病情恶化,危在旦夕,提出要见远
尽孝应尽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