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由点到面,感悟情感
2、引导想象,触发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问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词入手初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长江边哪些美景?
1、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鸱点点俯临长江飞檐临空
2、用心地读读每个词,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齐读
(设计意图:由词入手,渐人文本;美美读词,初人情感。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恩,读中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也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二)由点带面感悟情感
1、就在这伤感而又美丽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2、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2-4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甚至是标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边默读边勾画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文字投影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写出人物的动作,感受到他们的惜别之情。
A、他们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B、古代交通落后,离别容易,相见难,他们一别以后要十年后才得以相见,因此,他们的心情此时是什么样?
C、谁能读出这样的情感?
(2)文字投影2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从这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体会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C、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
D、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人手的理念。另外引导学生抓句子,谈理解,谈感受,使得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渐渐地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
(三)角色表演融入情感
1、谁愿意做做那伤感的李白,如果你真的是他,你认为在我们班谁会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
2、学生表演并评价
(设计意图:这里的“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近古近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这种“演、评、读”有机结合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由图想象融化情感
1、(出示插图)“相见对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