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赊店古镇
赊店古镇始于汉朝,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夜深人静的时候,漫步古镇街头,别有一番韵味。游人散去,商店打烊,街道两边一水的老房子,在路灯的映照下,显得苍茫迷离。走在石条路面上,细微的脚步声更衬出街道的安静。刘记酒馆斜插着的橘黄色酒幌被风扯得“呼呼”作响,似乎要脱离木质的旗杆。别小看这两面酒幌,那可是大有来头,想当年光武帝刘秀起兵,就是在刘记酒馆赊酒幌为帅旗的,这也是古镇得名的由来。
赊店古镇曾位列河南四大名镇( 朱仙镇、回郭镇、荆关镇)之列,这四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居水陆之要津:朱仙镇依大运河、回郭镇居洛水之滨、赊店镇和荆关镇都是汉水流域的重要码头,都是康乾时期的商业重镇,繁华甲于中原,至清朝乾嘉年间达到鼎盛,成为豫南巨镇,全国有16省商人在此经商,镇内流动人口达13万之众。21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1000余家商号总集百货,72 道街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白日千帆过,夜间船上歌舞达旦,岸上交易灯火如昼。
古镇最有名也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山陕会馆。它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它是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巨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既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又玲珑秀丽、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大震撼力。特别是其装饰艺术,如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画、宫灯、刺绣品等,其镂雕之精巧、内容之丰富、色彩之华丽,堪称绝品,其整体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诚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
夜晚行走在会馆的周围,风吹过,钟楼不时传来悠悠的声响,还有楼台上的铃铛,清脆悦耳,随着风的节奏,均匀摇响。风大的时候,那座名叫“悬鉴楼”的戏楼,风从风洞穿过,发出呜咽声,似是历史的倾诉。老辈人讲当年午夜时分走过会馆,会听见戏台上有
夜游赊店古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