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第一卷第九期�
对“柏拉图爱情观�的哲学思考�
戚顺欣�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摘要】爱情一经产生时就成了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不仅否认人的感性欲望,而且以信仰来代替人的理性,取消了�
个组成部分,可以称得上文学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必然会�现实美这一中间环节,使人间的爱情失去了意义,上帝是人类�
受到哲学家的关注。古希腊的先哲们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论述,�信,望,爱的惟一对象,爱情只能是人对上帝的无条件的爱。这�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柏拉图关于爱情与欲望的看法。即�是对柏拉图爱情观的一个极大的曲解,原欲和理性其实都是�
“柏拉图式的恋爱”。但后人在对这一爱情观的引用时常常陷�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
入误区,甚至走向了禁欲主义的极端。本文在对“柏拉图恋情”�条件,精神之爱和肉体之爱同样重要,任意排斥其中任何一个�
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力图对其爱情观进行一些哲学上的�都是对健全人性的否定。因此柏拉图虽然提倡永恒的精神之�
思考,以期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爱但绝不意味着他否定肉体的世俗之爱认为柏拉图的爱情观�
【关键词】柏拉图;精神恋爱;原欲与理性;哲学�实质上就是禁欲主义的观点绝对是荒谬的。�
再次,最高的爱乃是一种哲学。柏拉图认为爱的对象是善�
柏拉图首开西方哲学家探讨爱情之先河,柏拉图本人的�的,在《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给爱情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对话录》中有集中探讨爱情的《会饮篇》和《斐德罗篇》,在这�“当追求美的享受欲望控制了推动正确行为的判断力以后,当�
些篇章中柏拉图借他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发表了很多关于爱情�这种欲望从其它相关的欲望中获得竭力追求肉体之美的新力�
的见解,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而其中常�量时,这种力量给这种欲望提供了一个名称一这是最强烈的�
被后人提及的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那么什么是“柏拉图式�欲望,叫做爱情。”可见,爱的对象是善不是美。在《会饮篇》中,�
的恋爱”呢��这种观点也随处可见,“我们只爱善的,不爱其它”,“爱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对爱情下一个定义,爱情有狭义和广义之�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中”。由上可以看出爱与美�
分。狭义的爱情指的是男女异性间以肉体的性为基础的追求�和善的关系,其中《会饮篇》中更是对爱和美的关系做了深入�
异性的一种情感,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很多哲学家就主张此观�探讨,“爱以美的东西为他爱的对象”,由此导向一种更高级的�
点,这种主张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以反面观点出现,其对爱�审美的境界。在现代人看来,爱情与哲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情的理解可看做是代表了人性中的感性方面。广义的爱情厕�但是古希腊人却把哲学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会饮篇》中柏�
包含博爱的一切,而柏拉图在此用的就是广义的爱情内涵,广�拉图把爱情比喻为一种神秘的宗教,这就如同柏拉图所说的�
义的爱情包涵的并不只是较低级的精神追求,还有对“永恒”�审美认识过程的步骤一样,一个人要想达到爱的最高境界,必�
精神的向往。可以说柏拉图的爱情观代表了人性上的理性方�须要经过四个步骤:首先爱的大门必须通过对形体美的认识�
对“柏拉图爱情观”的哲学思考.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