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学与叙事心理辅导治疗
广东教育学院
教育系学校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
施铁如教授
2008·3
一、人类心理的叙事土壤与叙事心理学
物理世界由原子构成
人类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则由故事构成
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
心理现象源于叙事的土壤
1、叙事与意识
意识是以语言为载体对无意识碎片的连接
人类意识的核心内容源于神话故事
2、叙事与思维
叙事是认知系统中模式形成与模式识别的重要基础
3、叙事与情绪
叙事使情结成为意识,从而改善心理感受
4、叙事与人格
自我的建构,是自我内部发生的各自不同身份“我”的多种声音的对话
叙事对意义的建构、人格的形成的作用,使得它与心理学紧密联系在一块。于是叙事心理学便应运而生。
1986年Sarbin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
“叙事心理学是从‘我们生活于一个故事塑造的世界’的命题走出来的”。
“叙事心理学不是追寻传统心理学同样的、仍未达到的目标——发现行为的一般规律以便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叙事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
二、叙事辅导的基本原理
(一)故事塑造着人,强势故事主导着人的心理行为
1、人们在故事中生活。生活产生着故事,故事塑造着生活
2、人们把意义加于其经验。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故事。
(二)叙事辅导着眼解构消极强势故事,扶持积极弱势故事
1、社会和文化制造着强势故事
2、“问题”来自人们根据消极的强势故事而不是意愿性故事生活
3、在生活经验中有着事关重大的、与消极的强势故事相矛盾的方面
4、解构消极的强势故事,是叙事辅导的关键
(三)问题的客观化促成对问题的反思与解构
1、“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
2、把问题变成人之外的另一客体。把问题置于审视之中,而不是把人置于审视之中。
(四)在故事中获得宣泄与启发
1、在倾听和表达故事中,被压抑的情绪情感通过文字得以宣泄。叙事宣泄实质上是情结的语言外化而达到意识化。
2、在建构自己新的故事的时候,人们还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而获得启发,获得积极力量的支持。
(五)在自我反思中实现新的建构
1、解构和重构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自我的多角色、多声音本质。自我对话是称之为自我反思的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审视。它是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内源性力量。
2、叙事是自我反思的主要平台
3、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积累的个人经验是他们建构自我、发展自我的基础。辅导不应是对他们个人经验的粗暴否定和扭转,而是依靠他们对自身经验的重组,获取新的意义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三、学校叙事辅导的实践方式
1、面谈叙事辅导
引导学生叙说自己的故事(所经历的挫折、打击、困难与困惑等)。通过引导,改变学生对故事的解释,获得对故事新的积极的建构。
2、写作叙事辅导
写作叙事辅导可以结合语文教学或班主任工作开展日记、周记、随笔或主题作文等写作活动。记录着当天或本周发生的事情、重要的想法,进行着内心的对话,以及自己对事件的直接反思。
3、阅读叙事辅导
根据辅导对象的问题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进行个人思考。并结合写作,写主人公如何想办法摆脱困惑,取得成功;写自己的感悟。
叙事心理学与叙事心理辅导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