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现状及对策探析
.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高校师德现状及对策探析
庞玉娴,,河南郑州;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工程系,河南郑州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的现状及部分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高校师德水平的对策:加强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高校教师使;制订制度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完善机制,加
强保障监督等。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然而,随着建设的教育者。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忠诚于人民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心态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培养出了大批的高
素质人才,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但是,在当前社
不断冲击着高校教师。一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严
重滑坡,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师群体出现了形形色
响。因此,关注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色的职业失范现象,特别是作为教师灵魂的“师德”
产生的原因,探索师德建设的对策,对我国高校师资出现了滑坡。这些问题虽非主流,但其危害性极大,
队伍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腐蚀着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整体
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师德现状
. 理想信念弱化缺乏职业素养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
党和人民要求广大高校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
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远,坚定不移地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
接班人。《教师法》也规定,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教书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育人、为人师表,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然而有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理想模糊,信念
阵地,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
收稿日期: ? ?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一一.
作者简介:庞玉娴一,女,河南镇平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庞玉娴:高校师德现状及对策探析
缺失,认为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足够对得起自己的良
科学知识,而且要言传身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
心,以致把崇高的教育事业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
去影响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少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价值观发生较大偏差,把
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但是,现实中
社会上或网络中流传的八卦新闻当做前卫观点散布
部分教师师表意识淡薄:有的教师纪律意识淡薄,无
给学生,甚至把西方一些落后、反动的思想介绍给学
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上课自
生,全然不顾师德要求,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教育的
由散漫、迟到早退,仪表不整洁、举止粗俗;有的教师
良性发展。
道德水平低下,不顾师道尊严、礼义廉耻,考试送感情
. 敬业精神淡化功利倾向严重
分、泄露考题、卖“优秀”指标和推研名额等,利用职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
务之便谋取私利,以致走上犯罪道路。所有这些言行
良传统,高校教师应当勇担大任,做爱岗敬业的典范,
不一的行为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高校校园内
响。
却受到了挑战。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教授
. 人本意识淡薄对学生缺少关爱
不教”、“得过且过”、“上课迟来早走”是一些教师教
“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这种爱源于教师对教
学态度的反映。一些教师过于追求物质利益,以工资
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学生是教
待遇高低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跳槽如同家常便
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饭,置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于不顾;有的教师本身并不
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只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地方去才暂
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但是,高
时滞留在教师岗位上,对教学敷衍塞责,上课照本宣
校教师中普遍存在关爱学生的意识淡薄,对学生的生
科,放松本职工作,不顾国家的禁令,热衷于第二职
活学习情况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不了解
业,把个人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行为严重违
的现象。许多大学普遍存在见老师难的问题,除了上
背了高校师德
高校师德现状及对策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