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doc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依据语文学科特点推行以读促学教学模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有敬也说过:“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放在第一位,怎么读?出声地读,朗读。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所以,语文教改可以从诵读入手。通过诵读,可以搞活课堂,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各种语文素养,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通过诵读,可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既然诵读在语文教学中这么重要,那怎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来实施呢?一些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以读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教学模式,即相对固定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模式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因而便于落实和推广。在这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出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积极推广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是比较成熟的“以读促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以读促学模式
所谓以读促学,即通过教师的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和学生的练读、体验、感悟,以及师生在诵读美感、基调、技巧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直指文本的思想感情、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等,进而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其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审美、个性等各种品质。
读,主要指诵读(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练读),包括默读。由于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即便是默读,文字也是以语音形式进入人的认知系统的,诵读有素者必然会从语音的艺术效果更深入地去感受、体验、解读文本,所以,无论诵读、默读我们都强调艺术语音的建构作用。
学,主要指学生在老师导引下、在练读的基础上的体验、感悟,以及在诵读美感、基调、技巧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包括课外的诵读拓展。学的内容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审美等素养。语文知识必须随文学习,语文能力及其他素养必须在包括诵读在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促,主要指教师的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包括适度的讲授和情境创设。无论导引还是讲授,我们都强调由
“读”向“学”的迁移。
“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保障。
二、以读促学教学模式的操作
“以读促学”模式课堂教学流程是: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方法:引趣、励志、问题、示范、活动、故事等。
(二) 展示目标,明确目的。
教学目标恰当,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有目的地学。
(三) 教师范读,示范引路。
篇章范读、句段范读。也可由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四) 学生练读,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通过教师范读或学生练读时,边读边利于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音、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2、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语调及自己的感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3、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学生仔细读课文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